正文 第14章 處事平衡的最佳方法(13)(3 / 3)

對別人的幫助或者援助,要做到中庸,也就是恰到好處,關鍵是及時,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好。

一個有錢人對愛因斯坦抱怨:“誰都不喜歡我,他們說我太自私小氣。可是我的遺囑上已經寫好,要把我所有的財產捐給一家慈善機構。

愛因斯坦說:“也許有個牛和豬的故事,可以給你一點啟示。有一頭豬到牛那裏,對牛抱怨:‘別人總是說你很友善,這點倒也沒錯,因為你給他們牛奶。可是他們從我身上帶走的東西更多啊,他們得到的香腸、火腿、肉不都是我的嗎?連我的豬蹄子都拿去燉了!可是,誰都不喜歡我,對人來說,我就是一隻讓人討厭的豬!怎麼會這樣呢?"牛想了一會兒說:‘可能是因為我活的時候就給予他們了。’

愛因斯坦說的這個寓言故事的用意很清楚,給予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大家都送的時候,有你沒有都顯示不出你的幫助重要,而在對方危難時送他,他就會感激你。經常聽到人說:“在困難中得到了你的幫助,我將永遠不會忘記。”古人說:“一飯之恩必報。”為什麼要報?沒有這餐飯,饑餓者可能就沒命了,一飯之恩就是活命之恩。《水滸傳》上宋江為什麼得人緣,那麼多英雄好漢都尊敬他、服他管,還不是他善於在別人困難的時候幫助人,以致人們稱他為“及時雨宋江”。

所以為人處世,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要有與他人同甘共苦、心裏裝著他人冷暖的情感;富有同情心和憐憫心,做扶危解困的“及時雨”。

做人的互助原理是:你在關鍵的時刻幫人一把,別人也會在重要時候助你一臂。初看起來這似乎是等價交換,然而,不管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都不可能孤獨一人打拚天下,尤其是要使自己的人生局麵推廣開來,更離不開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要想別人將來幫助你,你就必須先去關心別人、感動別人,這樣才能贏得別人回報。因此,高明的為人技巧就是急人之難,解人於倒懸之中。

20世紀70年代初,石油危機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膠原料全部依賴進口,香港的進口商趁機壟斷價格,將價格炒到廠家難以接受的高位。不少廠家因此被迫停產,瀕臨倒閉。在這個關涉許多企業命運的時刻,李嘉誠毫不猶豫地站到了風口浪尖。在他的倡議和牽頭下,數百家塑膠廠家入股組建了聯合塑膠原料公司。原先單個塑膠廠家無法直接由國外進口塑膠原料,是因為購貨量太小,現在由聯合塑膠原料公司出麵,需求量比進口商還大,因此直接交易。所購進的原料,按實價分配給股東廠家。在廠家的聯盟麵前,進口商的壟斷不攻自破。籠罩全港塑膠業兩年之久的原料危機一下子結束了。

李嘉誠在救業大行動中,還將長江公司的13萬磅原料以低於市場一半的價格救援停工待料的會員廠家。直接購入國外出口商的原料後,他又把長江本身的20磅配額以原價轉讓給需求量較大的廠家。危難之中得到李嘉誠幫助的廠家達幾百家之多。李嘉誠因而被稱為香港塑膠業的“救世主”。

14.幫助時要讓對方樂於接受

子曰:“敬而不中禮,謂之野;恭而不中禮,謂之給;勇而不中禮,謂之逆”……子貢越席而對曰:“敢問將何以為此中者也?”子曰:‘禮乎禮,夫禮所以製中也’。”

——《禮記》

孔子所謂“中”,是以“禮”的要求為標準的。古代有位大俠郭解。有一次,洛陽某人因與他人結怨而心煩,多次央求地方上的有名望的人士出來調停,對方就是不給麵子。後來他找到郭解門下,請他來化解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這個請求,親自上門拜訪委托人的對手,做了大量的說服工作,好不容易使這人同意了和解。照常理,郭解此時不負人托,完成這一化解恩怨的任務,可以走人了。可郭解還有高人一著的棋,有更技巧的處理方法。

一切講清楚後,他對那人說:“這個事,聽說過去有許多當地有名望的人調解過,但因不能得到雙方的共同認可而沒能達成協議。這次我很幸運,你也很給我麵子,我了結了這件事。我在感謝你的同時,也為自己擔心,我畢竟是外鄉人,在本地人出麵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由我這個外地人來完成和解,未免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丟麵子。”他進一步說:“這件事這麼辦,請你再幫我一次,從表麵上要做到讓人以為我出麵也解決不了問題。等我明天離開此地,本地幾位紳士、俠客還會上門,你把麵子給他們,算做他們完成此一美舉吧,拜托了。”

人都愛麵子,你給他麵子就是給他一份厚禮。有朝一日你求他辦事,他自然要“給回麵子”,即使他感到為難或感到不是很願意。這,便是操作人情賬戶的全部精義所在。

幫助別人離不開技巧,在具體的情景下,當你想幫助某個人時,你要注意具體方法,你對他人的幫助與向朋友付出,對方樂於接受才是最好的幫助和有效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