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大誌的人,絕不能創大業成大事。韓瑞芝說:“天下未有有其誌而無事者,亦未有無其誌而有其事者。”什麼事先要立定誌向,立了誌事就能成。立下大誌後,尤其要有堅忍不拔,不惜生命相搏的氣慨,正如朱熹所言:“立誌不堅,終不濟事。”就是要能將誌趣持得住,把誌氣奮揚得起,這樣有什麼不可及,什麼事不可做呢?有誌而事不成,隻在於立誌不堅定,中途遇阻攔就放棄了。所以拿破侖說:“真正的才智,就是剛毅堅韌的誌力。”中國古代的哲士說:“貧莫貧於無才,賤莫賤於無誌。”人的貧賤是可轉化的,有誌者就能轉化,無誌者轉可難。嵇康說:“無誌者,非人也。”人要想立命,而無其誌,就是聖人也無可奈何,佛祖也無可奈何,上帝也無可奈何。因此古代的賢士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誌在東就往東,誌在西就往西。誌在做大人,就學大人的學說,說大人所說的話,走大人走過的睡,做大人所做的事。誌在小人,自然不會奮發向上,而自願與小人為伍。如果要想改變人生、創造人生,完全在於從立誌的根本點做起。曾國藩曾經說過:“人的氣質由於天生,極難改變。欲求改變之方,總須先立堅卓之誌。”意誌決定之後,就要努力不懈地行其誌,堅持其誌,涵育其誌,自然就會日新月異,終究能達成。
《易經》中說“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誌。”這句話的是說,君子即使身處逆境中,也要積極追求,不達目的不罷休,身可死而誌不可奪,雖麵臨困境也不氣餒。沒有大誌向的人,不可能他大業,成大事。韓瑞芝說:‘天下沒有立下誌向卻不能成事的人,也沒有不立下誌向卻能成事的人。“每做一件事,都要先立定誌向,然後才能成功。蘇軾說:”古代成大事的人,不僅有超世的才能,還樹立了堅忍不拔的誌向。“立下大誌,尤其要堅忍不拔,不惜以生命相搏鬥的氣勢。朱熹說:“立下的誌向不堅定,最後也不能成功。”做人如果能把握得住誌向,奮揚得起誌氣,還有什麼目標不能達到,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做到呢?樹立了誌向而不能成功,原因在於樹立的誌向不堅定,當遇到艱難險阻時,就放棄追求了。
貧莫貧於無才,賤莫賤於無誌。人生的貧賤是可以轉化的,隻要有誌向就容易辦到。沒有誌向的人,要想轉移貧賤太困難了。三國時著名的狂士嵇康說:“沒有誌向的人不是人。”人要想做事,要想安身立命,可是沒有誌向,就是聖人對你也無可奈何。
唐翼修說:“一個人立身處世,不可做自了漢。人生頂天立地,萬物備於我。範仲淹還是秀才時便立誌以天下為己任,這是有宰相的氣象。設心行事,能利人利物,就是聖賢,就是毫傑。小誌向豈能成大事?”人的誌向小,眼光就短淺;眼光短淺,見識就不長遠;見識不長遠,氣象就不輝煌。
春秋時,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縱橫天下,可是孔子說管仲“小器”,認為他沒有聖人的誌向,沒有聖人的胸懷,沒有聖人的氣象。諸葛亮曾經說:“夫誌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滯;使庶幾之誌,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卑,去細碎,廣谘問,除慳吝;雖有掩抑,何損於美德,何患於不計。若誌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作為領導者,自然要有領導者的道德修養。古代稱三皇無言而化成,堯舜端正躬身無為而治,王者以道理服人,霸者挾製士人以權勢,各有各的修養,各有各的所成,大體上不外乎三項:內就以聖德修養自己,外就審視萬民的好惡而理性,衡量彼此的強弱而為政守,中則知人而善任。
劉劭在《人物誌》中說:“中庸之德,它的實質是無名。所以鹹而不堿,淡而不潰,質而不縵,文而不績。能威能懷,能辯能訥,變化無方,以達為節。”能達到中庸,就有各種德行的長處,而沒有各種德性的過失。這就是他們所以成為聖人與明君的德行。
《長短要術》中評論領導者的道德修養時說:“文子說:‘凡是領導者的方法,心想小,誌想大,智想圓,行想方,能想多,事想少。所說的小心人,慮患未生,戒禍慎微,不敢放縱自己的欲望。誌大的人,包容天下,一齊殊俗,是非聚集, 中則作為軲轆。圓智的人,始終沒有弊端,四遠方流,就像深泉而不枯竭。行方的人,直立而不屈服,潔白而沒有汙點,雖薄弱也不改變操守,雖強大也不肆誌。能多的人,文武兼備,動靜中儀。事少的人,執約而治廣,處於靜而待以急躁。作為天道貌岸然來說,達到極限就要往相反的方向發展,盈滿就要虧損。所以聰明睿智的人,寧可守著愚魯。多聞善辯,守住它以為節儉。強武勇毅,守住它以為畏懼。富貴廣大,守住它作為狹隘。德施天下,守住它作為禮讓。道貫古今,守住它作為謙恭。這六條,從前的君王守住它,所以能守住天下。”
《傳記》說:“沒有開始的動亂,沒有依靠著的富貴,沒有依仗的尊嚴,沒有違同,沒有傲禮,沒有驕能,沒有遷怒,沒有貳過,沒有計謀也不道德,沒有犯罪也不義氣。這十條,是古代人立身的東西。”
《玉鈐經》說:以明示的人膚淺,有過不自知的人是弊端,迷而不返的人流盲,以言取怨的人有禍患,令與心違的人廢棄,後令錯誤於前的人毀滅,怒而無威的人好犯,好集眾辱人的人有禍殃,殺辱所任的人危急,怠慢自己所尊敬的人凶惡,貌合心離的人孤獨,親佞遠忠的人滅亡,信讒棄賢的人昏庸,私自給做官的人浮滑,阻礙公行的人動亂,群下外恩的人沉淪,淩下取勝的人侵奪,名實不符的人減損,厚己薄人的遺棄,薄施厚望的人不拔,賞而忘賤的人不長久,用人不正的人危險,為人擇官的人失去,決策不仁的人險惡,陰謀外泄的人失敗,厚斂多藏的人滅亡。這些作為人君自理的大體。現在人明白這些,當然知道什麼是自我修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