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責任:責任是夫妻雙方要對自已的家庭共同承擔的義務。如果失去了責任的約束,任自由內心的各種私欲膨脹,那麼欲望泛濫的結果就是愛情的枯萎、婚姻的死亡。
其實幸福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一千個人可能有一千種不同的回答,祝福所有朋友的家庭溫馨,溫暖,幸福!
11.端莊自重,不失尊嚴
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孟子》
有句話說:“修心可以補相。”那個相就是氣質之美。據說孔子長得很醜,但他卻吸引了一大批學子,還有許多君王和士大夫以見到他為榮。心是人的主宰,人的七情六欲都要心支配著,正如西方哲學家迪卡爾說:“我思故我在。”
孔子說:君子莊敬自重,而與人無所爭。荀子說:君子才德過人,但不因此驕人,與人爭高下,就像一個人力大如牛而不與牛鬥力量,走快似馬而不與馬比速度那樣,他聰明過人但並不與人比聰明。
宋代宰相富弼年輕時,有人告訴他:某某罵你。富弼說:恐怕是罵別人吧。這人又說:叫著你的姓名罵的,怎麼是罵別人呢?富弼說:恐怕是罵與我同名字的人。據說,那位罵他的人,聽到這事以後,自己慚愧得不得了。為什麼慚愧呢?因為與自己一比,富弼人格與表現上矜莊自重的優勢太突出了。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無善而致人譽,不若無惡而致人毀。”洪應明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與其委屈自己的意願去博取他人的歡心,還不如以剛正不阿光明磊落的言行而遭受小人的忌恨,一個人根本沒有善行而無緣無故接受他人的讚美,還不如沒有惡行劣跡而遭受小人的誹謗。所以,“霽日晴天,倏變為迅雷震電;疾風怒雨,倏轉為朗月晴空。氣機何嚐一毫凝滯?太虛何嚐一毫障塞?人之心體,亦當如是。”
有一次,孔子聽說陳成子殺了齊簡公,他怒然而起,跑到魯哀公那裏說:“快對陳成子進行討伐!”可見孔子不是一潭死水。在掌握必要的尺度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怒火發出來不無好處,悶在心裏有害身體健康,對方也不知道你內心真實的想法。
芭芭拉是一家電視台的新聞主播。她在一家電視台幹了好幾年,她的新聞節目曾被評為當地第一流節目,但她的工作並不是一帆風順、輕而易舉的。幾年前,當她不得不與電視台談判簽訂合同時,她遇到了一些嚴重的阻力。電視台經理向她暗示,他與她續簽合同,她應該感到幸運。她很清楚地聽出了言下之意:“你是個姑娘,姑娘們不應該咄咄逼人。”
當她要求修改合同時,電視台經理大發雷霆,她強烈地相信本身的自我價值,拒不讓步。每天新聞部主任都把她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對她的工作橫加指責,每回訓斥結束時總是說:“簽這個合同吧。”四個月過去了,她仍然毫不動搖。最後,電視台經理答應了芭芭拉提出來的每一項修改的要求。
然而,在簽訂合同之前,地征求一位律師的意見。這位律師建議在措辭上作幾處小小的改動。她回到電視台告訴他們此事時,他們大吃一驚,又一次暴跳如雷。她的上司們直言不諱地說,他們認為她的行為太自私,不道德。即使這時,芭芭拉也不讓步。最終,根據雙方都能接受的意見,對合同的措辭進行了修改。
後來,芭芭拉與同一家電視台又簽訂了一項為期三年的合同,這一回容易多了。正如她說的那樣:“如今,他們知道我是什麼樣一個人,我說到做到。跟我在一塊兒工作的很多人對我說,我應該要求比我真正想要的更多,然後再讓步,這樣能使主管們有勝利感。可是,我不以為然。我要求他們給我提供必要的條件,而其他錦上添花的條件我不會奢求。”
芭芭拉把握情感與理智的生活方式令人感動,她被迫每日頂住電視台領導以威脅、淫威和侮辱的形式進行的恫嚇。與此同時,她又不得不以一個妙趣橫生的記者的職業風度,興致勃勃地麵對攝影機鏡頭每夜播送新聞。她從不讓談判中滋生的那種情緒影響自己的工作。芭芭拉具有一種強烈的自我價值觀,她一邊保護自己免受淫威的傷害,一邊讓自己為了獲得應該獲得的東西而戰。
12.整治別人不如修理自己
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此中有無窮意味,亦有無窮受用。
——《菜根譚》
孔子主張中庸,凡事都要不失人情物理,所以他說:不如以直報怨,以德服德。《禮記·檀弓》上記載,子夏問孔子:處在父母之仇中,怎麼辦?孔子說:應該有不共戴天的意誌,睡草墊子,枕著刀槍,不做官,在路上碰到了那仇人,不亮兵器就給予襲擊。子夏又問:處在兄弟之仇中,怎麼辦?孔子說:應該不與他共住一國,在“國際”上遇著了他,隻要不損害公事,就應該對他毫不客氣。又問:處在堂兄弟或朋友之仇中,怎麼辦?孔子說:自己不出頭,但別人出頭自己也應出一份力。這裏,孔子把以直報怨的意思說得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