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自信心,都有成就感,都抱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某項事情的心情和願望。領導者在量才授職之後,應該信任他們,放手讓他們大膽地開展工作。用人不疑,施以信任,可以給人巨大的精神鼓舞和無形的力量。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將信任人作為一個管理教育原則,並圓滿地取得了實驗研究的成果。他曾把一張金額較大的支票交給一個正在改造的青年去直接領取,由於他信任這個青年,從而獲得了這個青年的信任,終於完成了領款的任務。當然,這種信任不是盲目的、無根據的,而是經過仔細的觀察和審慎的選擇。由此可見,信任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有些領導在用人時嘀嘀咕咕,將信將疑,顧慮重重,是不符合用人原則的。
信任是領導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要相信下屬是忠誠的,相信彼此之間是精誠合作的。這對於領導工作有百利而無一害。
信任,不能把這句話僅僅放在口頭上,要把它牢記於心,並時時處處做到這一點,這才是一個領導的英明之舉。戰國時,魏國的國君魏文侯打算發兵征討中山國。有人向他推薦一個叫樂羊的人,說他文武雙全,一定能攻下中山。可是有人又說樂羊的兒子樂舒如今正在中山國做大官,怕樂羊不肯下手。後來,魏文侯了解到樂羊曾拒絕了兒子奉中山國君之命發出的邀請,還勸兒子不要跟荒淫無道的中山國君跑,魏文侯於是決定重用樂羊,派他帶兵去打中山國。樂羊帶兵一直攻到中山國的都城,然後就按兵不動,隻圍不攻。幾個月過去了,樂羊還是沒有攻打,魏國的大臣們都議論紛紛,可是魏文侯不聽他們的,並不斷地派人去慰勞樂羊。一個月後,樂羊發動攻勢,終於攻下了中山國的都城。魏文侯親自為樂羊接風洗塵,宴會完了之後,魏文侯送給樂羊一隻箱子,讓他拿回家再打開。樂羊回家後打開箱子一看,原來裏麵全是自己攻打中山國時,大臣們誹謗自己的奏章。
如果魏文侯聽信了別人的話,而沉不住氣,中途對樂羊采取行動,那麼自己托付的事無法完成,而且雙方的關係也再無法維持下去了。信人之術,其精要就在於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下屬也不例外。當下屬用自己的標準判斷某件事的時候,作為領導不要立即懷疑下屬判斷的對錯。畢竟,你也是在用自己的標準評判下屬!正確的做法是:當下屬的標準和你的標準不一樣時,首先要信賴下屬。
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期,如果毫無顧忌地表現自己,那是很危險的。因為,你在無形之中,可能將自己的情緒及前途,斷送在別人手裏了,稍稍不留意,就會被別人扯後腿。
但是,良好的人際關係終究是建立在彼此信任、彼此尊重上的,如果事事猜疑別人,那麼,將很難與別人建立良好的友誼,自己也會變成一個不被信任的人。信賴對方,才能贏得對方的敬意。即使偶爾被出賣了,隻要你是正直且寬宏大量的,最後的成功會證明這些微不足道的小小叛逆是發生不了作用的。所以信任別人,正是一個人的成功之鑰!
尤其在同一個工作崗位的人際往來,互相信賴、互相聯係,是工作順利的基本條件。因為,缺少了信賴,團隊將沒有辦法同心向共同目標邁進,當然更談不上所謂“苦幹”的敬業表現了。
古聖先賢們有過這樣的箴言:“用人莫疑,疑者莫用。”換成現代的話就是:“既然要玩團體遊戲,就不要懷疑團體中的成員!否則,就不要組成團體。”
今日的社會,一個人無法辦到的事,由幾個人分工合作,就能發揮很高的效率。企業組織本來就是小團體與小團體的結合體,假使構成這個結合體的每一分子都彼此猜疑,這個團體必然渙散而不堪一擊。
有些人天生猜疑心就很重,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信任你的部屬,尊重他的個性、欣賞他的創意。這種尊重與欣賞可以使你工作行事無所不利。不能信賴別人的人,會使生活中充滿猜疑,自己做事情不順利,連帶會使受猜疑的人自暴自棄。如果是一個有才華的領導,猜疑心太重還可能使自己壯誌未酬而身先死。
信賴部屬的標準,並不是懷疑自己的標準,而是對下屬的一種寬容和理解。
13.不要戴著墨鏡看人
上好權謀,則臣下百吏誕詐之人乘是而後欺……上好曲私,則臣下百吏乘是而後偏……上好傾覆,則臣下百吏乘是而後險……上好貪利,則臣下百吏乘是而後豐取刻與,以無度取於民。
——《荀子》
對下屬有成見的上司,眼中總有這個下屬的某個缺點,心裏總裝著他曾犯過什麼錯誤,因而左看不順眼,右看不順眼。這種領導,甚至比挑剔下屬的缺點的領導更讓人無法容忍!
這種領導,絕對是失敗的。
領導者若對部屬存有成見,認為對方“真是一個討厭的家夥!”那麼,對方同樣地也會對自己懷有這種敵視態度。
任何人之所以覺得對方不好應付,往往是由於個人先入為主的偏見所造成的。而一旦消除心中所持有的成見,就不難發現對方竟是非常容易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