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一百,形形色色,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你的辦公室裏,有好人也有壞人,在你周圍的同事中,有君子也有小人。俗話說:“人不範我,我不範人;人若範我,我必範人。”在與同事相處時多長個心眼沒壞處,要謹慎處理各種複雜關係,以免不小心掉進偽善的“陷馬坑”中。
1.戳穿誣陷者的嘴臉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工作中采取的競爭手段也越來越豐富了。在各種作風的同事中,常常存在一些愛誣陷別人的同事,為避免受其陷害,你必須掌握具體的應對方法。
在工作中,什麼樣的同事都有,難纏的也不在少數,靠誣陷謀生的更是不乏其人。誣陷這種手段一旦被運用於同事的競爭之中,那麼,它將對同事間的關係、上下級關係以及工作效率和工作氛圍都產生非常惡劣的影響。如果你不幸成為被誣陷的對象,那你在工作中將處於極其被動的地位,一旦上司聽信了他們的話,那你會因此而失去前途。
首先誣陷者要針鋒相對,對其向上反映的不真實情況進行大膽揭露和堅決批駁。
第一,我們要主動出擊,把所發生的事情的原委詳細客觀地公布給大家,使大家對此都有一定了解;第二,同誣陷者進行公開論戰,把客觀事實與那些偷偷摸摸上報的材料的各種不實之詞都擺到桌麵上來,幫助和引導人們把正確的客觀事實與材料相互對比、推敲,進行參照。
做到以上幾點以後,那些誣陷者向上級提供的“材料”的真假虛實自然會受到公眾的評判,誣陷者的險惡用心也就昭然若揭了,他們的小把戲也就自然而然地不攻自破了。與誣陷者針鋒相對,可以有效地揭穿這類小人的真麵目,同時也可以更堅定地證明自己的清白。
但是當你被同事所陷害,而自己又無法把事實澄清時,你可以選擇利用第三者解決的方法。利用第三者客觀、中立的態度向領導說明事實的真相,可以輕而易舉地揭穿誣陷者的謊言。
漢武帝的晚年,疑心病極重,以為周圍的人都要害他。奸臣江充利用了這一點,經常打“小報告”,誣陷太子,在這種情況下,要當事人自己去辯解,已無可能。這時,有一個叫令狐茂的山西上黨人,上書漢武帝,指出太子無辜,江充奸詐,並舉出曆史上種種事例,希望武帝不要聽信饞言。這樣,才使漢武帝有所覺悟,江充的讒言最終被揭穿了。如果沒有比較勇敢的旁觀者勇敢地介人,江充的讒言是很難被拆穿的。在現代社會,當然不會再出現漢武帝和太子的悲劇,但是如果對那些誣陷者不聞不問,任其誹謗,你最後的結局肯定好不到哪兒去。
孤軍奮戰肯定是有困難的,這時你不妨利用旁證協助打擊誣陷者。當然,在運用此法時你應當注意:第一,盡早讓第三者說明事實真相,如果時機選擇得太晚,那你的名譽、情緒、工作可能已受到了很大影響,那樣就有些亡羊補牢的意味了;第二,所選擇的第三者必須為人正直、勇敢,態度客觀、公正,具有較高的威信,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誣陷者從來不敢光明正大地向上級提供某些所謂的“材料”或“報告”,他們誣陷時總是在暗地裏偷偷摸摸的進行,偷偷摸摸是這類人最基本的特征。因為當他們偷偷摸摸地行事時,沒有人與他們進行對質,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憑著三寸不爛之舌,隨便亂說。
針對這類人偷偷摸摸的特征,你可以運用“當眾對質”的方法,把事情的原委公之於眾,而且當麵辯論,誣陷成了公開材料,並且有事實與之對比,誣陷的影響便被大大限製了。
誣陷者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話是真是假,他們比誰都害怕與人當麵對質辯論,因此我們在平日工作、生活、學習中,遇到誣陷這種傷人的“暗箭”時,大可不必驚慌失措,而應沉著應對,予以恰當的反擊,以防範對自身乃至他人造成的傷害。
當麵駁斥誣陷的內容,可以更好地樹立自己的信譽,讓那些誣陷的同事無處可藏。這時客觀真實的事實材料是回擊那些憑空捏造、捕風捉影的誣陷的有力武器。我們每個人在遇到麻煩的時候,隻要能確實做到以事實為依據,尊重客觀存在的東西,而不為某些表麵現象所迷惑。就能徹底揭穿誣陷的荒謬言辭,對問題做出較為公正的判斷和處理。
當然不給誣陷的同事留下把柄,是應對這類同事的根本途徑,是防止誣陷者在上司麵前攻擊陷害你的根本方法。要想讓眾人相信自己的清白,要想讓上司信賴你、重用你,你就必須做到襟懷坦蕩、正直無私,不留任何把柄給其他人。
俗話說身正不怕影子歪,如果你在為人辦事時都做到實事求是,襟懷坦蕩、正直無私,即使有一些願意誣陷的同事想誣陷你,也難以抓住把柄,因此,你也就避免了禍患的發生。
2.欲禽故縱,引導對方合作
在單位遇到不願意與你合作的同事,有時即使你苦口婆心地勸告和說服也起不了太大作用。這時你不妨尋找其不合作的原因,在理解的基礎上欲擒故縱,巧妙地消除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