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就是要戰勝對手,取得勝利。這其中,你除了要付出自己的努力之外,還必須運用一定的方法。美國著名成功學家特魯西說過:“最聰明的人,總能以最好的方法做出最好的事情。”這一章我們就來探討在與客戶交往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的“會計”準則以及“精打細算”的方法。
1.不見兔子不撒鷹
商場如戰場,輕則受傷,重則致命。在商業活動中,要謹防騙子撒下來的大網罩住你的視線,為此你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商業交易原則。
在商業活動中,最令人氣憤的就是欺騙行為,它不僅騙取你的錢財,同時也打擊你在商業活動中的信心。那麼如何在商業活動中避免被騙呢?欺騙,首先需要學會識別商業騙子。
某市建材公司的副總經理秦越等二人與北京拓展貿易公司總經理鄭某洽談鋼材合同,建材公司堅持要先驗貨,海天貿易公司方麵堅持先交款,結果雙方爭執不下,不歡而散。
秦越將這一“難題”告知總經理何某。何某不假思索地偕同秦越趕到海天公司,何某見該公司門庭若市,氣派非凡,就感到海天公司有來頭,買賣大,不會錯,便派人立即去籌款。數日後即將36萬元巨額彙款單交來。但結果付出了錢卻久久不見貨,方知受騙。
事後這位姓何的總經理為自己辯解時說:“我是基於兩點才敢大膽拍板交款的:一是熟人介紹的關係,對方有批件;二是一方要先看貨,一方要先交款,總得有一方先讓步才能做成生意。”
我們從這一案件來看,開始一方堅持要先驗貨,一方堅持先交款,結果不歡而散。如果在這時,建材公司當即停止與其業務來往,即采取了不見兔子不撤鷹的方法,就不會受騙。事情就這麼簡單:如果對方真有貨,驗貨又何妨?驗貨決不會將貨驗走,也不會造成任何損失。既然對方不讓驗貨,可見對方有鬼。而這位何總經理卻放棄驗貨的要求,輕易交出貨款。事發後,還為自己開脫。其實,他們是既未見到貨,又未看到批件,就輕率做出“退步”,即不見兔子就撒鷹的退步,而造成幾十萬元巨款的損失!
上麵講的是在初次打交道時不要被表象迷惑,一定要堅持不見貨不付錢的原則;而在出售商品時,也應堅持沒有把握不售貨的方法。報載,某市榮達電子公司曾抓獲一名用假支票行騙的犯罪分子,請看他們是怎樣防止受騙的:
一天,一名顧客來到榮達電子公司,手持一張空白支票,來購買5台32英寸彩電。營業員小趙按公司規定要其先出示本人工作證、身份證和單位的證明信,同時拿出“顧客支票使用登記卡”讓其填寫,可這位買主隻出示單位證明,在“登記卡”中沒填上單位聯係電話號碼,他聲稱,本人證件忘帶了,單位還未安裝電話。小趙由此起了疑心。
小趙將支票收下,去庫房提貨,過了一會兒,他空手而回,非常歉意地說:“你來得很不巧,你所要的彩電才賣完,現已派人去拉了,過兩三個小時就到貨。”並邀此人下午來提貨。
這位顧客走後,小趙找到其使用支票的開戶銀行,經查對,發現這張支票的用戶財務章是偽造的。這位顧客下午又來取貨時,將其當場抓獲。
榮達電子公司的小趙采取了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做法,他堅持按照公司要求讓持空白支票的顧客出示工作證、身份證和單位證明信。這些都是確定支票真實的重要依據,即使支票是假的,還能夠借此去追查。當小趙看到這位顧客沒有證件時,由此起了疑心,但如何才能確知支票真假呢?小趙心生一計,故意說貨已賣完,讓顧客下午來取。他則利用這個機會,找到其使用支票的開戶銀行,經查對,發現這張支票的用戶單位財務章是偽造的。請看,這種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方法,不僅防止了商店受騙,而且將騙子抓獲。如果每個商店都能堅持這樣做,那麼,商店在出售貨物時,就不會受騙了。
2.投其所好,爭來公道
無論你的交易對手是誰,投其所好永遠是一條不錯的戰略決策。
曾經有一位精明能幹的老太太,有一次她到某大洗染公司裏去幹洗一件衣服。到了約定時間她去取衣服時,發現洗好的衣服上有一個明顯的焦痕。這當然是洗時不慎而造成的,並且發現正是幹洗的時候燙焦的。
這位太太無比生氣,因為這是一件她原本稱心的衣服,這樣一來穿在身上就不大好看了,所以她決定向公司索賠。但是那家公司的洗衣單上注明,在洗染時衣服質料受損公司不負責任,爭吵多時雙方仍然各執一端,無法達成協議,她於是要求麵見經理,要跟經理當麵交涉。但職員們都推說經理不在,隻願意將她的意願轉告給經理並要她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