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節 鼓勵方法的細節5(2 / 2)

黃寧上小學四年級,他們班準備去春遊。可湊巧碰著那天下雨,黃寧很不高興,站在窗前獨個人生氣,他爸本想說:“天上下雨有什麼辦法,你不高興老天就會下雨了。”可他考慮了會兒說:“這天氣太讓人失望。”

“嗯”兒子哼了一聲。

“這次春遊你都盼了很久了。”

“就是嘛。”

“什麼都準備好了又下起雨來,老天爺真是不講理。”

“就那麼回事兒,下星期又要考試了,我們還得複習天也沒機會了。”

他爸看黃寧站在那兒望了會兒窗外,拿出課本複習去了。

如果黃寧他爸說出先前想的那番話,那他兒子肯定會和他頂起嘴來,一天的複習也就會因此而泡湯。

與孩子多溝通,這主要是指語言上的交談。家長們不要老想到孩子們小,他們的想法幼稚,交談沒有必要,他想到什麼告訴他就行了。其實不然,孩子們小的時候也有自己的觀點,如你不和他交談就不知其有哪些觀點,孰對孰錯。孩子們大了,有好多事覺得羞於問你們,如你們不問他們,他們是決不會主動告訴你的,加上這時他們的掩飾水平也越來越高,靠一下兩下的觀察是無法看出什麼的。因此在溝通你們要做到的第一點就是主動。

有主動溝通的想法和做法後,我們還得掌握溝通的技巧。

1〉放下身份。在交談中,你要忘記你是家長或你是他的長輩,你這時隻是他的交談對象。雙方地位是平等的,這樣才利於談話氣氛的輕鬆和諧。孩子們也才能消除那種“跟我爸媽說這些事,無聊。”的情緒。如果你硬要時時擺弄家長的權威,那麼你們的談話就成了問答式了,也就變得毫無溝通意義了。

2〉專注傾聽,重複孩子話中的重點,提出具有澄清功能或資訊性的問題,弄清他所說的基本意思。你可在傾聽過程中或傾聽後這樣說“,讓我弄清你真正的意思,你是說……”

“依你的看法,我們應該……”

“你認為這樣行的,我們是否可以……”

“你覺得……,而你希望我……”

這些話會令孩子們覺得你很尊重他們,他們也就會托出一些原本不想讓你們知道的事。

(3)從友善開始,同情他們的意願。

如果在交談中,你覺得孩子錯了,得讓你改正。這時就首先態度就要友善,就如威爾遜所說:“如果你握緊兩個拳頭指我,我想我能應付你,我的拳頭會握的像你的拳頭一樣緊;但如你到我這兒說‘讓我們坐下來商議,如果我們意見不同,我們要了解為什麼不同,爭執之點是什麼’,我們不久就可以看出,我們到底關不相距多遠。”當然家長和孩子不是動拳頭的問題,但你想要孩子服你,你首先要友善。

當孩子們因為不明確的動機而受到挫折失敗或做出錯事來時,你不妨這樣說“我一點也不怪你當時所感覺到的。如果我是你,我無疑也會有同你一樣的感覺,一樣的出錯。”這可以使最刁滑的孩子軟化,並且你可以完全真誠地說這話,因為假如你是對方,當然你要感覺到同他感覺一樣。這樣你們就可以輕鬆地繼續下去了。

毛病點撥:隻要你做到以上幾點,你不一定可以從語言溝通中得到關於孩子的大量信息,對孩子多一份理解,然後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多一份讚揚,指導孩子走上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