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當做自己的使命 尊重你的上司
無論你在公司的職位有多高,隻要你身為公司的員工,你就要謹記一點:你是來協助老板完成經營決策的,不是由你來製訂決策的。所以,老板的決定,哪怕不盡如你意,甚至與你的意見完全相反。當你的建議無效時,你應該完全放棄自己的意見,全心全力去執行老板的決定。誠然,老板的決策也有錯誤的時候,但這需要他自己嚐到苦果時他才會承認。你既不能事先加以肯定或指責,也不要事後加以抱怨或輕視他的決定。因為老板在作決定時,認為百分之百是正確的,所以他才會這樣做。你隻能在執行時,盡可能地使這項錯誤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這才是你應有的態度。
劉備領兵伐吳,遭到“火燒連營七百裏”的大慘敗,這一軍事行動的決策,是一項極為嚴重的錯誤,當時身為軍師的諸葛亮,對劉備的這一決策,極不讚成,曾向劉備說明利害,希望劉備打消這一項決策。
但是,劉備認為自己有非出兵伐吳不可的理由,本來他對諸葛亮一向都言聽計從的,但這次他卻堅持自己的決定,非出兵不可。
諸葛亮一看改變不了“老板”的決定,隻得調兵遣將,作周詳的安排,希望這次用兵能夠雖無大功,至少不要使損失太大。諸葛亮沒有因為劉備不聽他的勸告,而大鬧情緒,袖手旁觀。
劉備大敗後,諸葛亮到白帝城去見他,隻說這是“天意”,沒有一點抱怨的意思。這種態度和作法,值得員工好好地去體會一番。
了解老板的個性、喜惡和作法,塑造自己去適應他,這隻是你應有的基本修養,若沒有積極的表現,絕對不能使老板欣賞你、重用你。
任何一個公司老板,都希望他的員工充滿活力與衝勁,絕對不希望他們暮氣沉沉。可是,員工們表現在工作上的活力與衝勁,一定要符合老板的理想和要求,不然的話,老板會認為你不夠成熟,做事不用大腦,自然不敢把重要的工作交給你。這就像運動場上的一個田徑選手,隻要他在規定的跑道上跑,衝得愈快,越令人激賞;假如他衝出了跑道,跑得再快,也是白費力氣,不但得不到錦標,反而要被判犯規。
員工對待老板,也是這個道理。員工的一切表現,一定要針對老板經營的原則,以及老板的愛好,不然的話,員工就算整天忙得滿頭大汗,累個半死,也沒有多大用處。
員工一定要默察公司的發展趨勢,以及老板想追求的目標,然後,本著這一大原則,利用機會表現自己。
若老板是個重視新知識、新技術的人,那麼員工就要在這方麵去充實自己,一有機會,就要把你吸收的新知識、新技術表現出來,讓老板覺得你的學識高人一等。
假如,老板是個很自負的人,他認為他的想法、作法,都比別人強;當然員工的那點才能也沒有看在他的眼裏,則員工的一切作法就要有適度的保留,不能鋒芒太露。比如,員工擬定計劃時,最好把重要的項目寫出之後,留出一些漏洞,讓老板給補充。這個計劃便是因老板“考慮周詳”而使它完整的。若員工第一次作得太完整,就會引起老板的反感。
當然,員工都希望自己能夠高升,受到老板的重用,這自然不在話下。但還有更重要的一項意圖,那是分別清、濁的標準,就是說你工作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是想擔負更重要的責任,發揮自己的才能,幫老板把公司經營得更好?還是想爬到高位之後,攬權弄事,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
前者將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對老板自然會尊敬、順從,樹立老板的權威。後者是想弄權,以不擇手段爭取權威,以滿足自己的私利。後者自然也要巴結、逢迎老板。
應當說,前者是企業中的幹才,後者是險詐小人、公司的毒瘤。但這兩種人在表麵上的工作態度都差不多,很難分辨誰是幹才、誰是毒瘤,甚至旁觀者的論斷都不一定是公正的,因為這其中會有“酸葡萄”作用在內。
雖然,正人君子跟猥褻小人,在氣質上是不會一樣的,應該很容易看得出來。但是,因為企業的特性使然,很難使人下結論。
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正人君子並不一定對公司發展有多大幫助。企業所需要的幹才,應該是“外圓內方”型的人物。而分別員工好壞的困難也就在這裏。
外表圓滑,能說善道,這是人們都能看得見的,而內心是否方正,卻是深不可測的。因此在公司中,誰是真正的幹才,誰是吹拍的小人,這是很難分清的。不過,一位精明的老板,應該有這份識人之明,可以分辨好壞的。
因此,隻要你的工作意圖是正確的,為了讓老板更容易賞識你的工作能力和才幹,你要多多利用機會去表現自己,用不著顧忌別人譏笑你逢迎、拍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