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和信仰決定你的一生109(1 / 1)

成功的人離不開朋友 願意做出必要的自我犧牲

著名心理學家霍曼斯指出,人際交往在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人們的一切交往活動及一切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都是依據一定的價值尺度來衡量的。

對自己值得的或者是得大於失的人際關係,人們就傾向於建立和保持;而對自己不值得的或者是失大於得的人際關係,人們就傾向於疏遠和逃避,甚至中止這種關係。

正是人際交往的這種社會交換本質,要求人們在與人交往時必須讓對方覺得與自己的交往是值得的。而要做到這一點,則常常需要我們首先做出必要的自我犧牲。

有位名叫林達德的企業家,他既沒有高學曆,也沒有金錢,更沒有輝煌的家庭背景,但卻很快在商業上獲得了成功。當有人請教他成功的秘訣時,他說:“我總是樂意向別人付出,因此也能得到別人的信賴和幫助。正是由此建立起來的良好人際關係,使我很快便走向了成功。”

平凡的林達德最初也是一個孤獨的人,沒有誰樂意與他交往,因為他太普通了。在忍耐了一段寂寞的人生之後,他從社會上逐漸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若要受到別人的歡迎,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就必須做出必要的自我犧牲。

真正的與人交往之道,就是適當地給別人某些方麵的“利益”。而這些“利益”,有時是物質方麵的,有時則是精神方麵的。

對於像林達德這種在物質方麵幾乎一無所有的人來說,所犧牲的“利益”主要就是精神方麵的。比如說,無論多麼忙碌,當有人來找他時,林達德都不會向對方表現出厭惡或不耐煩的樣子,更不會拒人於千裏之外。除非是真的無法抽身,他才會婉轉地表達出自己的歉意,並在事後設法補償缺憾。

林達德解釋自己這樣做的理由時說:“像我這樣一無所有的人,如果要想與別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就不能不讓對方感到與我交往是愉快、歡暢的。”

他是一個很會體貼、關照別人的人,對周圍人的體貼甚至超過了別人自己的想法。每當有人說要到他那裏玩,他都表示十分歡迎,並希望來人能在自己這裏住上幾天。背地裏他無論多麼拮據、多麼苦惱,但從不表現出來。他好像隨時都在歡迎他人的光臨,竭誠予以接待。當別人回去的時候,他甚至還想著給人帶點小禮物、土特產之類的東西。

林達德總是盡自己所能來滿足別人的某些欲求,而他這種不怕犧牲自我利益的做法,也使別人對他有所助益,從而滿足了他心中的很多欲求。

事實上,每個人對周圍的人都會懷有不同程度的期待之心,都想讓與自己接觸的人給自己帶來某些利益。如果你能滿足人們的這種心理,就一定能獲得他們的好感。

長期以來,人們最忌諱把人際交往和交換聯係起來,認為一談“交換”就很庸俗,就褻瀆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但事實上,人們在交往中總是在交換著某種東西,要麼是物質的、利益的,要麼是精神的、情感的,或者是兼而有之。

在進行交換的時候,人人都希望“交換”對自己來說是值得的,企求在交換過程中得大於失,至少應是得失相當。不值得的交換是沒有理由的,不值得的人際交往更沒有理由去繼續維持,否則就無法保持心理平衡。

其實,無論多麼親密的關係,都應該注意從物質、感情等方麵去“投資”。如果忽視了這一點,即使原來非常親密的關係也會逐漸變得疏遠、淡漠,使人陷入人際關係的困境。

然而,要想讓別人覺得與自己的交往確實是“值得”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積極地付出,首先做出自我犧牲。這樣做,會使人覺得你很豪爽、大度、重感情、樂於助人等,從而很快被人接受和信賴。

在做出自我犧牲的同時,還要注意不要急於獲得回報。在現實生活中,隻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幾乎是沒有的,但是,急於回報的結果往往是得不到回報。因為這會給人一種“被利用”的感覺。

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在付出之後卻沒有得到希望中的回報,就會感到自己“吃虧”但是,這種“吃虧”是值得的,除非你所碰到的是特別陰險、奸詐的人,否則就沒有白吃的虧。

就普通人之間的交往來說,大家往往都遵循著付出和回報等價這一相似的原則。我們所給予對方的,將會形成一種社會存儲而不會消失,一切終將以某種我們常常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報給我們。

而且,這種“吃虧”還會贏得別人的尊重,這反過來可以增加我們的自尊和自信。顯然,“吃虧”將帶給人們一個美好的人際關係世界,而那些總是喜歡占便宜的人,其實是在損傷自己的尊嚴和信心、聲譽。不願犧牲自我利益而隻想向別人索取的人,必將在社會交往中找不到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