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具體章節撰寫分工如下:第一章環保產業概況(黃海峰、高農農、郭建斌、劉揚、楊興楠);第二章環保產業與循環經濟概述(郭建斌、黃海峰、王淵博、高農農、劉揚、曹曉霞);第三章環保設備產業與環保高新技術(符嬋娟、黃海峰、盧紅雁、曹曉霞、郭建斌);第四章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郭建斌、張晨光、高農農、黃海峰、孫義、盧紅雁);第五章環保產業投資模式(郭建斌、張晨光、張建平、李文斌;楊興楠);第六章環保產業與循環經濟發展比較研究(黃海峰、王崇梅、王虹、符嬋娟);第七章環保產業與循環經濟評價(黃海峰、王虹、顧常超、王浩然);第八章環保產業與循環經濟發展政策研究(高農農、黃海峰、董承華、劉毅);第九章環保產業與循環經濟發展案例——“綠色北京建設”實證研究(黃海峰、高農農)。其中,英文目錄由劉曼紅、黃海峰、彭重才(Pong Chongchit)負責完成。
本書全文經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彥平教授審閱,並提出了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謹此表示真誠地感謝。北京林業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科的蔣坤雲、楊曉菲、揣擇堯、尚生勇;北京工業大學中國經濟轉型研究中心的王鋒、王淵博、楊興楠、李博、宋揚陽、任培、王帥、張強勝、張雪;“綠色北京建設”研究課題組的劉曼紅、李佳真、劉漢儒、薛斌、朱元甲、曹銳、薛忠、雒燚、金仲武、李元釗等從不同方麵給予了一定的幫助,在此表示真誠的感謝。我和郭建斌、高農農等夜以繼日對全書的內容進行了修正和完善。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書編著期間,家父黃貴瑜多次病危住院治療,但是仍對我的學術研究給予充分的理解。最後,應該感謝所有參與人員所付出的辛勤勞動,感謝出版社專家們的指導和配合,感謝所有參與人員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由於我們水平有限,本書的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需要指出的是,書中引用了一些參考文獻、會議資料,大部分取得了作者同意,有個別作者沒有取得聯係,懇請諒解。
黃海峰於北京夏光之家
201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