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出於無奈,裁誰我也不忍心。今天不是聽憑神的旨意,而是聽從‘紙’的安排,我祝大家幸運。我自己也參加抓鬮,同大家一起接受‘紙神’的判決。”
既然井植薰自己也參加抓鬮,大家也就無話可說。
井植薰用顫抖的雙手打開一個紙團,上麵寫著“留任”二字。他雙手緊緊地合在了一起。他相信這真的是神的意誌。假如他抓到的是“離任”,就要有負鬆下老板的重托了。
最後,井植薰同工會一起妥善安排了那200名不幸抓到“離任”的工人,雙方都含著熱淚無怨無悔地道別。
在井植薰的領導下,幾個月後,真空工業所便扭虧為盈,成了鬆下電器公司的盈利大戶。
普通人大多隨波逐流,無可無不可,沒有必須堅守的原則,見利而趨,見危則避,所以他們永遠隻是普通人。傑出人士則不然,他們做自己認為必須做的事情,不以利害而改變自己做人處世的原則,就像磐石一樣堅定。所以,別人敢把命運放心地交托在他手中,並忠誠地追隨他。在無形中他就積累了一股幹大事的力量。
比他人意誌要堅強些
世上很多事情,難分對與錯,無非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誰有理,就看誰的意誌力更堅韌。當你堅持到大家都不想再堅持時,你就有理了。所以,成功的管理者、領導者想控製別人,一定要有比別人更堅強的神經。
稻盛和夫是日本京都製陶公司的創始人。初創業時,公司實力有限,需苦打苦拚才能維持。所以,他手下的員工薪水又低,工作時間又長。他認為這是有道理的。因為他把員工當家人,隻要大家同心協力把家業撐大,好處反正都是大家的。
員工們的想法稍有不同,他們不知道這個家能不能撐大,當然想工作時間少一點、薪水高一點。他們聯名寫了抗議書,並推舉波元戶領頭,與稻盛進行交涉,要求公司答應定期加薪、按時休假等條件。
稻盛堅決不肯答應員工的條件,並找出種種理由證明自己的做法沒錯。雙方在公司辯論一整天,未談出結果,又轉到稻盛家裏繼續談。稻盛耐心地進行說服,整整三天三夜,雙方幾乎都未合眼。最後大家都表示接受稻盛的意見,隻有波元戶一人仍堅持己見。
稻盛拿出一把匕首,交給波元戶說:“我若是騙你的話,你拿匕首來刺我好了。我已經做好了剖腹的準備。想要和我決鬥也可以。”
波元戶大吃一驚,覺得稻盛非同常人,心悅誠服地決定跟著稻盛一起幹。此後,員工們再也沒有鬧過加薪。當然也沒有必要。因為大家齊心協力,把京都製陶做成了一家國際化大公司,最初的那些員工都成了受惠人,低工資時代也早就一去不複返了。
培養意誌力的要點是:凡是自己認為必須做的事情,就不計成敗得失,咬緊牙關去做,絕不遷就讓步。有時候,這樣做會吃虧。但是,隻要你堅持這種習慣,終將修成正果。
坦率和信任也是種人格魅力
據有關調查顯示,成功的企業家都具有坦率真誠、用人不疑的特點。這正是他們具有人格魅力,具有影響力的原因所在。
有一年,幾位工會代表想和蓋蒂談判,要求提高工人們的工資。蓋蒂私下認為,按工會代表們提出數目的一半給員工加薪才是合理的。
談判前,蓋蒂的勞工關係專家們教了他一招:“開始時要把價錢壓得很低,再一點一點提高,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往上加。”
蓋蒂認為,這種討價還價的做法是拍賣市場上慣用的方法,不但有損公司的尊嚴,也是對勞工代表的侮辱。他打算照自己的意見去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