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剛開始想要涉足影壇的時候,我既擔心又害怕。因為我剛從印度回來,在倫敦一個人都不認識,卻想在那裏找到一份工作。我去找了幾家製片廠商,可是沒有一個人肯錄用我。我僅有的一點點錢也逐漸花光了,後來整整有兩個星期,我隻能靠一點餅幹和白開水過生活。因此,那時候我不僅是憂慮,還非常的饑餓,我對自己說:‘也許你是個傻瓜,也許你永遠也進不了電影界。歸根到底,你毫無經驗,也從來沒有演過戲。除了一張漂亮的臉蛋之外,你還有些什麼呢?’我照了照鏡子。就在我望著鏡子的時候,突然發現憂慮對我容貌的惡劣影響。我看見了因為憂慮而產生的皺紋,看見了我焦慮的表情。於是我對自己說:‘你必須立即停止憂慮,不能再憂慮下去。你能給別人的隻有你的容貌,而憂慮會毀了它的。’”
沒有什麼東西會比憂慮更容易使一個女人老得更快,進而摧毀了她的容貌。憂慮會使我們的表情難看,會使我們牙關咬緊,會使我們的臉上出現皺紋,會使我們一天到晚愁眉苦臉,會使我們頭發變白,甚至會使我們頭發脫落。憂慮還會使你臉上的皮膚長斑點、潰爛和長粉刺。
現在,心髒病是美國人的頭號殺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約有30多萬人死於戰場上,可是在同一時間,心髒病卻導致了200萬人的死亡,而其中有100萬人的心髒病是由於憂慮和過度緊張的生活引起的。也正因為心髒病,亞力西斯?卡爾博士才說:“不知道如何排解憂慮的人最容易早逝。”
中國人和美國南部的黑人很少患這種因憂慮而引起的心髒病,因為他們處事沉著。死於心髒病的醫生,要超過農夫的20倍。因為醫生過著非常緊張的生活,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威廉?詹姆斯說:“大自然可能原諒我們所犯的罪過,可是我們的神經係統卻不會。”這是一件令人吃驚而難以相信的事實:每年因自殺而死的人,比各種常見傳染病致死的人還要多。
為什麼呢?答案大多都是“因為憂慮”。古時候,一些殘忍的將軍折磨他們的俘虜時,常常會將俘虜綁起來,放在一個不停地往下滴水的袋子下麵,水不停地滴著……滴著……日夜不停。最後,這些不停地滴落在頭上的水,變得好像是槌子敲擊的聲音,致使人精神失常。這種折磨人的方法,以前西班牙的宗教法庭、希特勒手下的德國集中營都曾使用過。
憂慮就像是在不停地往下滴的水珠,而那不停地往下滴的憂慮,通常會使人心神喪失而自殺。
當我還是密蘇裏州一個鄉下孩子的時候,星期天聽牧師形容地獄中的烈火,會把我嚇得半死,可是他從來沒有提到,我們因為憂慮產生的生理上的痛苦。比方說,如果你長期憂慮下去的話,你終有一天會患上令人痛苦不堪的心絞痛。
這種病如果發作起來,會讓你痛得尖叫。跟你的這種尖叫相比,但丁的《神曲》“地獄篇”聽來就像是“兒童遊樂園”了。到時候,你就會對自己說:“噢,上帝啊!噢,上帝啊!要是我能好起來,我將不再為任何事憂慮,永遠也不會了。”你熱愛生命嗎?你想要健康、長壽嗎?下麵就是你能做到的方法。我再引用一次亞力西斯?卡爾博士的話:“在現代城市的混亂中,隻有哪些能維持內心平靜的人,才不至於變成神經病。”
你是否可以在現代城市的混亂中,維持內心中的一份平靜呢?如果你是一個正常人,答案應該是“可以!絕對可以!”大多數人實際上比我們所認為的都要更堅強得多。我們也許擁有許多從來沒有發現的內在力量,就像梭羅在他不朽的名著《獄卒》裏所寫的:“我不知道還會有什麼東西比一個人下定決心改善生活能力更令人振奮了……要是一個人充滿信心地朝理想的方向去努力,決心過他所想過的生活,他就一定可以獲得意外的成功。”
我相信,本書的許多讀者都具有歐嘉?詹妮的那種意誌力和內在的力量。她住在愛達荷州,即使在最悲慘的情況之下,她發現自己還能夠停止憂慮。我非常堅定地相信你和我也都能那樣做,隻要我們應用這本書裏所介紹的一些很古老的真理。下麵就是歐嘉?詹妮所寫的故事:
“8年多以前,醫生宣稱我將不久於人世,會緩慢而痛苦地死於癌症。連國內最有名的醫生梅奧兄弟,也證實了這個診斷。我無藥可救了,死亡很快就將降臨到我的頭上。可是我還很年輕,我還不想死。在絕望之餘,我打電話給我的醫生,將我內心的絕望告訴他。他有點不耐煩地打斷我說:‘怎麼了,歐嘉,難道你一點鬥誌也沒有了?你要是一直這樣哭下去,你將必死無疑。不錯,你是碰上了最壞的情況。好吧!要麵對現實,不要憂慮,然後想想辦法。’就在這一刹那,我立下重誓,態度嚴肅得連指甲都深深地掐進了肉裏,而且背上一陣陣發冷,我告訴自己:‘我不會再憂慮,我不會再哭泣,如果我還有什麼需要想的,那就是我一定要贏!我一定要堅持活下去!’在不能用鐳照射的情況之下,我每天隻能用X光照射10分鍾,連續照了30天。雖然我瘦得皮包骨頭,像是荒涼山邊的岩石,雖然我的兩腳重得像鉛塊,我卻不憂慮,也沒有哭過一次。我麵帶微笑——不錯,我的確是在勉強自己微笑。我當然不會傻到相信隻要微笑就能治好癌症。但我的確相信,愉快的精神狀態有助於身體抵抗疾病。總之,我親身經曆了一次癌症治愈的奇跡。在過去這些年裏,我再也沒有像現在這麼健康過,這都多虧了這句富於挑戰性和戰鬥性的話:‘麵對現實,不要憂慮,然後想想辦法。’”
在本章結束之時,我想再次強調亞力西斯?卡爾博士的那句名言:“不知道如何排解憂慮的人最容易早逝。”我希望本書的每一個讀者都能把這句名言銘記在心。亞力西斯?卡爾博士說的人或許就是你!
所以,如果你要想成功地克服憂慮,請記住第1個方法——首先要認識到憂慮對我們身心健康的危害!
2.找到你憂慮的原因
如果我們將憂慮的時間用來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那麼憂慮就會在我們智慧的光芒下消失的無影無蹤。
我們一定要學會下麵3個分析問題的基本步驟,並用它們來解決各種不同的困難。這3個步驟是:
1.要看清事實。
2.具體地分析事實。
3.得出結論,做出決定,然後依照決定理智地實施行動計劃。
這是大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教給我們的寶貴思想,也是他親自實踐過的思維模式。如果我們想解決那些壓迫我們、令我們寢食難安的、使我們成天像生活在地獄中的問題,那我們就必須應用這些方法。我們先來看第一個步驟:要看清事實。這點為什麼如此重要呢?因為如果我們不能把事實看清楚,就不能理智地解決問題;看不清事實,我們就一籌莫展,無從下手。這是已故的哥倫比亞大學郝伯特?赫克斯以前使用的主要方法,他曾幫助過20萬個學生解除了憂慮。他告訴我說:
“困惑是產生憂慮的主要原因。世人的憂慮,大多是因為人們對產生憂慮的事實缺乏了解而妄下結論所產生的。比如說,我有一個問題必須在下星期二下午3點之前去解決,那麼在下星期二之前,我肯定不會試圖做出什麼決策。在這段時間裏。我隻會集中精力去查明有關這個問題的所有事實,我不會為此憂慮,也不會輾轉反側,我隻會專心致誌查明事實根據。等到星期二,我已經差不多弄清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問題大部分就迎刃而解了。”
我問赫克斯院長,這是否是說他已徹底從憂慮產生的煩惱中解脫了呢?他答道:“對,坦率地說,我在生活中徹底擺脫了憂慮。我相信,一個人如果肯全神貫注於以一種超然、客觀的態度去查清事情發生的真相,他們的憂慮就會在理性之光下消失得無影無蹤。”請允許我再說一遍:“倘若人們肯專心於查明事情的真相,他們的憂慮便會在理性之光中瓦解。”
可是我們大多數人會怎樣做呢?我們不妨借鑒托馬斯?愛迪生的一句話:“除了思考,別無他途”。如果我們忽略產生憂慮的事實,就會像隻盯著眼前的獵物,而忽略一切其他東西的獵狗一樣,假使如此,我們就會輕信自己的判斷。
法國作家安得列?莫魯瓦曾說:“與我們個人願望相符的任何事情似乎都是可信的,而不相符的事情卻令我們感到失望。”這樣的話,我們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我們讓2+2=5,那不是連去做一道小學2年級的算術題也困難重重了嗎?可是事實上,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硬是堅持說2+2=5甚至是等於500,搞得大家都很痛苦,他自己也如是。對此,我們該怎麼做呢?我們考慮問題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感情用事,要像赫克斯院長倡導的那樣,必須以“超然、客觀”的態度去查明引發憂慮的事實。
深陷憂慮之中的人們要做到“超然、客觀”並不容易,因為他們往往為情緒所控。不過,有兩種辦法有助於我們采取客觀公正的態度看清所有的事實:
1.在查明事實真相的時候,我們可以假裝不是在為自己,而是在為他人搜集資料,這樣就可以保持冷靜而超然的態度,也可以幫助自己不為情緒所左右。
2.假如我們一定要在憂慮時去調查產生憂慮的各種事實,我會讓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讓自己做對方的辯護律師,換句話說,我得清楚那些對我不利的事實。盡管這樣做有悖於我的初衷,我並不願意麵對這些事實,但我必須如此。然後我把正反兩方麵所有事實都記錄下來,就會發現,真理其實就隱藏在這兩個極端之間。
我在這裏要著重說明的是,無論你我,即便是愛因斯坦,甚至美國最高法院法官,也無法在查明事實真相之前做出明智的決斷。愛迪生臨終時留下多達2500本筆記,裏麵記滿了他麵臨各種問題的事實根據。
所以,解決問題的第一個步驟是:要看清事實。我們必須謹記赫克斯的忠告:在沒有以客觀的態度查清全部事實之前,切勿考慮解決問題的方案。但是,如果僅查明事實,而不對事實加以分析,這對我們也沒有絲毫好處。
根據我個人的體會,把事實寫下來更便於分析。實際上,單是把查清的事實和麵臨的問題明明白白地寫在紙上,就對我們做出一個合理的決定大有裨益。正如發明家查爾斯?凱特林所說的:“把問題陳述得條理清楚,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下麵,我舉個活生生的例子。
故事的主人公是格蘭?裏奇費爾,他是一個在遠東地區非常成功的美國商人,很久以前就成了我的朋友。1942年,日本侵略軍進入上海,裏奇費爾先生那時正在中國做生意。他後來在我家做客時,對我說:
“日軍偷襲珍珠港後不久,就占領了上海。我當時是上海亞洲人壽保險公司的經理。日軍派來一個所謂‘軍方清算會計’,實際上是個海軍上將,他命令我協助他清查我們公司的財產。我要麼和他們合作,要麼就是死路一條,此外別無選擇。別無他法,我隻得奉命行事。不過,有一筆大約75萬美元的保險費,我沒有填在清單上交給他看,因為這筆錢歸我們香港分公司,跟上海公司的資產無關,不過,我還是提心吊膽,怕萬一日本人發現此事,我的處境就會非常不利。他們果然很快就發現了。當時我不在辦公室,隻有我的會計部主任在場。他事後告訴我說,那個日本海軍上將憤怒至極,破口大罵,拍著桌子罵我是個小偷,是叛徒,說我侮辱了日本皇軍。我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我要被他們抓進憲兵隊去了。憲兵隊,就是日軍秘密警察的行刑室。我有幾個朋友就是寧願自殺也不願意被關到那個地方。我的另外幾個朋友在那裏被審訓了10天,受盡酷刑,被活活摧殘致死。現在輪到我進憲兵隊了。星期天下午聽到這個消息後,我手足無措。要是沒有想出有效的辦法,我真會被嚇死。我坐在打字機前,寫下了兩個問題,然後給出了答案。
兩個問題是:
1.我憂慮的是什麼?
2.我該怎麼辦?
過去我常常喜歡這樣自問自答,但都不把答案寫下來,隻在心裏琢磨。後來我發現把問題和答案都寫下來,能使思路更加清晰。所以,在那個周日下午,我直接回到我在上海基督教青年會的住處,照例坐在我的打字機前,寫下:
1.我憂慮的是什麼?我怕明天早上會被抓進憲兵隊裏。
2.我該怎麼辦?我花了幾個小時想著這個問題,並將在當前情況下可以采取的4種措施以及可能產生的後果打了出來:
第一,我可以去向這位日本海軍上將解釋清楚。可是他不懂英文,如果找個翻譯來跟他解釋,沒準會再次惹惱他。如果他十分凶殘,寧可把我扔進憲兵隊也不想聽我解釋,我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第二,我可以設法逃走。但這點是不可能的。他們一直在監視我的行動,每天進出都會遭到他們的檢查,如果我想逃走的話,一旦被抓,很可能被他們就地正法。
第三,我可以躲在寓所裏不再去上班。但如果我這樣做,那個海軍上將很可能會起疑心,說不準會派兵來抓我,根本不給我說話的機會,就直接把我關進憲兵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