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責任獎懲(1 / 3)

責任獎懲是責任會計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據各責任中心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和工作業績施以的獎勵和懲罰。通過責任獎懲,可以把企業內部各責任中心的責、權、利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各責任中心的積極性。物質利益分配是責任獎懲的基本形式,本章若重闡述社會主義物質利益原則和物質利益的分配方法。

第一節社會主義性質利益原則

―、什麼是社會主義物質利益原則

社會主義物質利益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工作中調整各方麵物質利益關係的一項根本原則。人們在社會主義生產過程中的關係,歸根到底是物質利益關係。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由於存在著多種經濟形式,勞動還是謀生的手段,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他們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物質利益的差別和矛盾。社會主義物質利益原則要求在處理勞動者的物質利益關係時,要在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的前提下,充分重視生產單位的局部利益和勞動者的個人利益,使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緊密結合,使集體和個人從切身利益上關心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決不能把國家、集體、個人三方麵的利益割裂開來,隻強調其中一方麵而忽視甚至損害另外兩方麵。實行社會主義物質利益原則,是由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決定的,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具體表現。正確貫徹這一原則,對於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勞動者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加速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物質利益分配的兩個層次

在任何社會條件下,發展生產力歸根到底都是實現經濟主體酌經濟利益。在社會主義國家所有製經濟中,由於國有企業是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經濟利益體係是由三個方麵構成的:全體勞動者的整體經濟利益(國家利益)、企業勞動者集體的局部利益(集體利益),以I及勞動者的個人經濟利益(個人利益)。

在這個經濟利益體係中,企業勞動者集體的經濟利益具有重要的地位。毫無疑問,企業勞動者集體的經濟利益是局部的,應當服從整體利益,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勞動還是勞動者謀生手段的條件下,隻有把兩種經濟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切實、有效、充分地引導企業為滿足社會主義全體勞動者的生活需要而努力發展生產。同時,實現企業勞動者集體的經濟利益,也是實現勞動者個人經濟利益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企業取得了與自己經營成果相適應的收入(由國家作了各項必要的扣除以後,勞動者個人才能得到與自己提供的勞動相適應的收入由國家和企業作了各項扣除以後)。可見,在這種經濟利益體係中,企業勞動者集體的經濟利益是重要的中間環節。

社會主義國有企業作為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作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在外部關係上,要建立國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正確關係;在內部關係上,必須正確解決企業與職工的關係,使職工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使他們的社會榮譽、物質利益都同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由於每個勞動者素質和勞動積極性、企業的條件和經營管理上的差異,經濟效益有高低之別。因此,國家通過具有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一企業,把消費資料以貨幣形式分配到勞動者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差異。

在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過程中,企業既是商品生產者,又是集體勞動者,是勞動者集體從事商品生產的基層單位。一個企業甩的個人勞動隻是企業總勞動的一部分,它既不能單獨生產和交換產品,也不能直接轉換為社會的有效勞動,個人勞動隻有借助於企業的作用和生產條件,形成集體勞動力,才能生產出可供交換產品。同時,隻有在企業把產品銷售出去並實現其應有的價值後,凝結在這些商品中的企業集體勞動量,由於得到社會承認而轉化為社會有效勞動的時候,作為企業總勞動的一個組成部分的個人勞動,才能轉化成為社會的有效勞動,成為領取勞動報酬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