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就是要有出息07(1 / 3)

大度者能裝下整個天下 做人不可斤斤計較

做人要有氣量,不能為一些小節斤斤計較!你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必須做到宰相肚裏能撐船,必須擁有容人之大量!

在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裏,記載了古代傳說中的聖賢舜的事跡。據說,舜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親瞽叟又娶了一位夫人做他的後母。舜的後母有一個兒子名叫象。後母心地褊狹,兄弟象傲慢狠毒。舜在家裏的地位和處境自然是苦不堪言了。但他仍舊能夠體貼父親,原諒後母,寬容弟弟,盡管勞動辛苦,又缺衣少食,但他毫無怨言。鄉親們都說:“能夠孝敬父母和友愛兄弟的人,將來必定有出息。”

後來家裏人總想害死他。舜無奈,隻好逃了出來,跑到一座名叫曆山的山腳下開荒種地。曆山下的鄉親們主動讓出了土地和漁場。舜在曆山下用水和泥製作成許多盛水用的陶罐,分給鄉親們。鄉親們敬愛他,樂意跟隨他,隻要他住過的地方,很快就成為熙熙攘攘的村鎮。

舜的生活好起來以後,他不計前嫌,主動接雙親和弟弟來曆山居住,照顧他們。舜這個舉動被傳來傳去,最後傳到統治天下的堯帝耳朵裏。當時,堯帝年老,嫡子丹朱愚鈍無能,難以治理天下大事。其他的兒子也不肖。因此,堯帝決定物色一個繼承人。助手們異口同聲地推薦舜。於是,堯帝送他一張琴,還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他,又派九個兒子去協助舜,考驗他的品德和才能。

鄉親們見堯帝如此信任舜,都很高興。弟弟象卻懷著鬼胎,他要害死哥哥,霸占兩位嫂嫂。便和母親相商,叫糊塗的父親把舜找來,說是要修補屋頂,以防漏雨。

這天,舜搬來—把梯子,又帶了兩個大鬥籠,爬上屋頂去修房。弟弟象見四下無人,偷偷地把梯子搬走,又在房屋四周點著火。頓時,火借風威,風助火勢,熊熊大火呼啦啦地燒起來了。舜情急智生,連忙將兩個大鬥笠係在胳臂上,就像大鳥展翅一樣往下跳,終於安全脫險了。

弟弟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又要父親去找哥哥,說是要打一口井。舜明知弟弟不懷好意,還是帶著斧子、鏟子和繩子去挖井。他在井裏先挖出一個洞穴,然後繼續往深處打井。就在這時,隻聽得轟轟隆隆地響聲不絕,一塊又一塊的大石塊砸下來了。舜趕忙躲進洞穴。過了很長時間,舜聽井上沒有動靜,才摸著繩子爬出井來。弟弟的陰謀又落空了。

舜踏著月色回到家裏,從門縫裏聽見弟弟正向父母鬧嚷著。弟弟說:“哥哥已被我用石塊砸死了,我要與你們分家,哥哥的琴和兩位嫂子歸我,其餘的牛、羊、糧食也有我一份。”話音未落,隻聽得吱呀一聲,舜推門進來了。他若無其事地拜見過父母,然後轉身說道:“弟弟,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以後你就多多幫忙料理家事吧!”弟弟聽罷,禁不住熱淚盈眶,表示今後要悔過自新。雙親也覺得很慚愧,對不起這麼一個好兒子。從此,家裏和和睦睦,舜為百姓辦事的勁頭更足了。

堯帝經過多年的觀察考驗,見舜果然是一位值得信賴的人,在百姓中有很高威望,便把帝位禪讓給他。舜50歲時開始代替堯帝行天子事。舜61歲時,堯帝死,便正式登位。在後母和兄弟象的百般迫害下,舜並沒有心懷怨氣,伺機報複,也沒有起半點嗔恚心,而是以寬恕包容之心對待他們,並時刻修煉自己的品行,最終得到了堯帝的讚許,將天下大任交給了他,而他的後母和兄弟也被他的寬容所感化,決意悔過自新,一家人終於過上了和睦的日子,舜也有了更多的機會為天下百姓謀利益。

通過上麵的故事,我們應該認識到:為人處世要懂得寬容大度。大海裏生活的魚,不會因遇到一點點風浪就驚慌失措,而小溪裏的魚就不同了,一感覺到有點異常動靜,便立刻四處逃竄。人也是這樣,胸懷狹窄的人沒有一點氣度,常常爭先恐後地與他人爭奪蠅頭小利,但這點小利到手後,卻又發現丟了大利,如同人們所說的,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有一位很大度的保險行銷人員,上門推銷保險時遭到客戶的拒絕,他站起來,拎著公文包向門口走去,快走到門口時,他轉過身來,向客戶深深地鞠了一躬,說:“謝謝你,你讓我向成功又邁進了一步。”

客戶深感意外,心想:“我把他拒絕得那麼幹脆,他怎麼還要感謝我呢?”好奇心驅使客戶,叫住他,問到:“我拒絕了你,為什麼你還要對我說謝謝?”那位行銷人員微笑著說:“我的主管告訴我,當我遭到20個人的拒絕時,下一個就會簽單了。你是拒絕我的第19個人,再多一個,我就成功了。所以,我當然要謝謝你。你給我一次機會,幫我加快了邁向成功的步伐。”結果,客戶思考了片刻,於是買了一份保險。

美國有位來自伊利諾伊州的議員康農,剛剛上任時就有一位代表嘲笑說:“這位從伊利諾伊州來的先生,你的口袋裏恐怕還有燕麥吧!”這是在諷刺他還沒有擺脫農夫的氣息。雖然這種嘲笑很讓人難堪,但康農並沒有生氣,隻是從容不迫地答道:“我不僅口袋裏有燕麥,而且頭發裏還藏著草屑。我們西部人難免有些鄉村氣,可是我們的燕麥和草屑,卻能生長出最好的綠苗。”當時與康農一道隨行的人要求康農去找那位議員,康農說:“算了吧!像他這樣的人,不必與他爭論。”

這裏,康農麵對羞辱並沒有惱火,而是很好地調整了自己的情緒,並且順水推舟,做了絕妙的回答,不僅沒有受到損失,反而顯示了他博大的胸懷。而事後的事實更說明了康農的高明,後來他們成為一對政治上的夥伴。

美國大科學家富蘭克林也有一件這方麵的逸事。在他青年時為了謀生,在斐拉岱爾斐亞省開了一家小小的印刷所。有一段時間,他被選任為賓夕法尼亞議會的書記。

在選舉之前,有一個新的議員,對他發表了一篇很長的反對演說,把富蘭克林批評得一文不值。遇到了這樣一位出其不意的敵人,該怎麼辦才好呢?我們聽聽富蘭克林自己的描述就知道了:“對於這位新議員的反對,我當然很不高興,不過,他是一位有學識、有修養的紳士,他的聲譽和才能在議院裏有一定的地位。盡管如此,我也絕不會對他表現一種卑鄙的阿諛,以取得他的同情與好感,我隻在隔了數日之後,運用了一個適當的方法。我從一個朋友口中了解到,他藏書室裏有幾部很名貴、很罕見的書,於是我就寫了一封簡短的信給他,說明我想看看這些書,希望他慨然答應,借我數天。當他收到信以後立刻就把書送了過來。大約過了一個星期,我就將那些書送去還他,另外附了一封信,很熱烈地表示了我的謝意。他以前從不和我談話,自從借書後,當我們下一次在議院裏相遇的時候,他竟然跑上前來和我握手談話,而且非常客氣,他對我說,他樂意在一切事情上幫助我,於是我們成為知己,一直維持著良好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