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初看起來似乎沒什麼了不起,但仔細想想,在富蘭克林成功之路上,大度是多麼重要!
不要凡事都苛求別人
有事情,你越是苛求,就越難得到,所以,不要苛求別人,更不要苛求自己!
所謂苛求,簡單來說就是過嚴地要求。既然是過嚴地要求別人,自然沒有人樂於接受。心理學家指出,無休止地抱怨,或者向他人施加壓力等行為,都是對一個人的精神施暴。人們的承受能力畢竟有限,一旦這種壓力達到一定程度,除了極少數人會消極躲避以外,大部分人都會本著“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的原則回敬你。
父母過世以後,大勇一直和妹妹小玲相依為命。大勇在一家建築公司上班,小玲則在家料理家務。周末下班回到家,小玲一臉冰霜地抱怨道:“哥,你怎麼又回來晚了!對了,剛才物業又來收取暖費了,你發工資了沒有?”
“還沒有,經理說……”
“說,說什麼?一個大男人,一個月才賺1000塊,還每個月拖、拖、拖,你看人家小麗的哥哥,現在都做部門經理了!”
“他有本事,你去找他呀!別在我這待著!一天到晚不幹活,你說我一下班冷鍋冷灶的,哪有心思幹活?猴年馬月也當不上經理,都是讓你給拖累的。”
“不就今天沒做飯嗎?我每天在家當洗衣婦、燒飯婆,哪一天不是累得腰酸背痛的?今天我還就不做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你累,難道我就不累嗎?你知不知道,現在金融危機越來越嚴重,我們公司又要裁員了,我的壓力有多大,你知道嗎?”大勇越說越氣,到最後怒不可遏,隨手把手裏的公事包砸到了小玲身上。
“嗚——嗚。”小玲像個潑婦似的號啕大哭起來。
“這日子沒法過了!”大勇抬腿出門,到外麵的小飯館喝酒去了。
大勇並不知道。小玲之所以沒給他做飯,而且向他抱怨,其實是因為心愛的男友拋棄了她。小玲非常傷心,卻又無處排解,隻好把煩惱發泄到了哥哥身上。但她哪裏知道,哥哥正麵臨著失業的壓力,心情也好不到哪裏去。如此一來,家庭戰爭在所難免。很明顯,他們缺乏必要的溝通,他們不應該動不動就苛求、指責對方。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苛求他人的嚴重性。很多時候人們總是過於在意自己的感受,卻忽略了家人同樣需要安慰和體貼。家庭生活中,相關的抱怨此起彼伏:你看人家阿嬌的老公,住豪宅、開名車,你再看看你,怎麼這麼不努力、不爭氣?說,你什麼時候給我買金項鏈?你怎麼每次都落在人家小剛後麵,你也爭爭氣,給我考個第一回來!爸爸,我同學的爸爸都是局長級的了,您怎麼還是個小職員啊!跟人一說都不好意思!
類似的家庭,其幸福指數有多高,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想象得出來。這樣的家庭,不爭吵才怪呢!
對於職場人士而言,對他人是否苛求,對他的職業生涯和整個人生同樣影響深遠。尤其是一些年輕人,他們擁有激情和夢想,敢作敢為,沒有規矩和條框的束縛。這是年輕的資本,也是人類進步、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但是就像比爾?蓋茨所說的那樣——老板就是老板,職場不是理想世界。如果不能從老板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去改變自己,可能終其一生,你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住豪宅、開跑車,在抱怨中自了少年頭空悲切了。
老板們更應該注意,不要整天把“有壓力才有動力”掛在嘴邊,須知“管理無情人有情”。如果隻知道苛求員工多幹活,而舍不得必要的激勵,你又怎麼好意思抱怨員工炒了你的魷魚呢?因此,無論你是老板還是員工,當你對別人苛求的時候,不妨退後一步,看看局中的自己和別人。
對於我們的朋友,我們更不能苛求什麼。隻要是我們的朋友,無論性格、能力、地位與你有多大的差別,你都應該學會去欣賞、去包容、去喜歡。有些事,很容易去做,比如埋怨,比如指責。但是抱怨和指責之後,你會發現這非但於事無補,還會讓我們失去寶貴的友誼。與其如此,何不學著寬容?何不試著給予?
所以,在這個不能苛求別人的世界上,我們隻能苛求自己:苛求自己對家人、對愛人、對朋友,以及身邊所有的人都好一點,更好一點。當你找到了自己深藏已久的愛心,當你學會了欣賞和付出,你自然就遠離了苛求和抱怨。隨之而來的收獲,同樣會讓你始料不及!
記私仇是魔鬼對你的慫恿
記私仇是魔鬼對你的慫恿,當你為報私仇而搏鬥時,魔鬼正在為你掘墳墓!記私仇隻會讓仇恨一天天增多,朋友一天天減少!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力大無窮的英雄叫海格力斯。有一天,他在山路上行走,看見路中間有個袋子似的東西很礙腳,便踢了它一腳,想把它踢開。誰知那東西不但沒有被踢開反而膨脹起來,擋住了他的路。海格力斯有點生氣,便狠狠地踩了一腳想把它踩破,哪知那東西不但沒有被踩破反而又膨脹了許多倍。海格力斯惱羞成怒,從路邊撿起一根木棒砸起來,那東西竟然又迅速地膨脹起來,最後把路都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