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裏有幾個提議,不知道大家想不想聽一下?”
韓三平說到。“你說。”雖然在國內中影最大,但也架不住人家牛逼啊。那可是4.83億的全球票房。
“大家應該都看了我上次送給大家的書吧!”
眾人點點頭!
“第一我們聯合起來跟國家要政策,出口電影文化類產品不用征稅或征少量的稅。
第二扶持影視文化,也就是批地國家建設,就像中關村科技園一樣。我們入住建造“華萊塢”。
第三,培養市場。也就是書中好萊塢的政策。我負責建立渠道推廣,咱們都貢獻影片。這裏的虧損我一個人包了。當然這些地方都是南美,南非,中亞,印度。等國家。至於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RB等二級市場。我們一起培養。美國我現在已經建立華人聚集地院線了,我們可以先培養華人觀看我們國家的電影。然後進一步影響好萊塢。
第四也就是製作。我們以後不能拍種一大頓明星。而後期製作一塌糊塗的電影。《盜夢空間》,《畫皮》就是榜樣。沒有大明星照樣大賣。
第五宣傳對外不對內。意思就是說我們國家自己製作的電影如果一起上映了,不能互相抹黑。隻能宣傳自己的好。其他評價就交給市場評價。如果惡性競爭相互抹黑。到最後觀眾一聽國產影片,全都會認為是爛片。對外的意思就是與外國影片一起做鬥爭,抹黑隻要有精力都可以做。
第六就是與廣電總局作鬥爭了,現在法製社會了。一句話就禁了電影。必須有一個章程。什麼能拍什麼不能觸及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章程出來!老是讓我們猜底線什麼意思。
第七也是最後一條,資源共享。比如我有美國,韓國,RB東南亞的發行渠道。我可以幫你們發行電影。中影有關係,拍攝軍方等題材就必須讓你們動能量了。華誼有藝人,上影有動畫行業人員。總而言之,不內鬥對外開拓!”
幾人商量完之後,達成了初步的意向。接著吳啟帶幾人參加了公司,介紹了綠幕技術,盜夢空間裏麵用到的一些特效,計算機影像合成技術,膠片與數碼轉化技術。
“王總,你們知道我這間重裝特效這幾年投了多少錢?”
“多少錢?”
“8000萬美元,現在每年還在虧損狀態。”
韓三平說到“怎麼會這麼多?”
“購買美國的特效軟件,設備,花出去4000萬美元。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培養人才。那次公司去美國盧卡斯實習,就過去50名。隻不過現在好點了。”
“怎麼說?”
“《盜夢空間》打出了名氣,RB韓國香港,都會來做特效。美國公司也會來,這是因為公司比美國行業製作特效便宜。不過現在公司還在虧損當中。等三四年以後國內影視行業發展起來,我的重裝特效才是賺錢的時候。到時候就是壟斷了。”
“你這注意打的好啊!”
“不能那麼說,虧十億和我競爭一個看不到的未來。沒有人那麼傻。韓總,聽說院線要開放民營院線許可證了是嗎?”
“你那裏聽到的,這還隻是在內部流傳。”
“那就是真的。我準備收購一家院線,然後申請。應該沒問題吧!”
“隻要熒幕數超過100就可以申請,不過名額隻有兩三個。”王中軍聽到兩人的談話了,其實他也想申請,但沒有資本。
第二天吳啟來到公司,很是高興。幾家公司現在正在和BJ市政府,文化部,廣電總局商議。推行改革與“華萊塢”。
吳啟是有錢,但不想參於到房地產開發當中。隻能讓政府推動。活了一世,他也想做一些推動人類科技進步的東西。比如石墨烯,3D打印,生物技術,太空電梯,納米材料,智能家居,大數據,引力波,可再生能源,殖民火星,機器人,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可穿戴設備等等!
要做這些,首先得有人,有技術,有設備,有資金。現在他準備成立一家谘詢公司,遍布全球。了解生物,物理,化學,數學最前沿的動態。不需要深入了解,隻需要知道他們能幹什麼就行了。然後予以投資,並引到中國來。
剛開始吳啟一點管理知識都不懂就開了各種子公司,亂闖一通。現在才知道,上的稅太多了。公司現在準備資產重組,吳啟已經計劃了半個月了。影視部門將和投資部門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