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民間傳說裏,人是有三魂七魄的,三魂七魄是人的本命精神所在。
人的靈魂平時附於人體,當人受到意外驚嚇後,其靈魂就會離體飄移,難以回歸,導致病人萎靡不振,精神恍惚,甚至臥床不起,這就是俗稱的“掉魂”了。
在人們的眼裏,“掉魂”就屬於一種疑難雜症之一。
比較詭異的是,用一般的醫療辦法,往往不能把這種病人醫好。
不管你是很高職稱的西醫,還是名揚四海的老中醫,都醫治不了。
當然,學過招魂術的老中醫另當別論。
但據我所知,這種正統中醫兼具會招魂術的人非常之少。
幾乎可以說,我師傅是萬中無一的。
所以,怕失傳,他才傳給我。
對於“掉魂”的人來說,救治的唯一辦法就是招魂,也稱為“喊魂”或“叫魂”。
相傳“招魂”的方式有三種:即室內招魂;半室內半室外招魂;還有就是室外招魂。
室內招魂又分如下三術:一是用笤帚招魂;二是用門招魂;三是求祖先招魂。
半室內半室外招魂,常見的有如下二術:一是用針招魂;二是用杖招魂。
室外招魂,主要有用饃招魂;以及用符咒招魂。
過去在我國鄉村常見的一種招魂方式是:死人出殯以前,由死者的一位親人站到房頂上高呼幾聲死者的名字,以為這樣就把他走掉的魂召喚回來了,以免回不了家而變成野鬼。
現在火葬場也引入了此法。
即在死去的親屬在推入焚化爐之前,殯葬員往往會告訴親屬們,“親屬注意了,在殯葬員推承屍車入焚化爐的時候,要合力大叫:走啊!走啊,快點走啊!快點走啊!”
以此提醒附在屍體上的靈魂,不要再眷戀屍體了,離開屍身,尋找回家的路,免得烈火焚身之餘,傷及魂魄。
當然了,“招魂術”不隻這些,既然是指“招魂”的方法,各地也有各種在長久歲月中積累下來的辦法,可以說林林總總,不一而足。至於說到中外的“招魂”方法,是既相通又大不一樣,但總的來說,都是為了溝通活人和鬼魂的聯係。
在西方的“招魂術”裏,溝通鬼魂和活人聯係的人叫作“靈媒”,“靈媒”施了法術以後,活人所要找的那個鬼魂就附在“靈媒”的身上,這時“靈媒”的說話聲音、行為動作都被附在身上的鬼魂所取代,活人就可以借助“靈媒”的話語和動作來和鬼魂進行交談了。
這個與南方農村的“問米婆”比較相似。
所以有時候我就常常會想,中國與西方之間,在創造出文字前後,應該說,交流是比較少的。可是,何以不同的文學藝術裏,卻都同樣反應出,除了我們活人存在的這個世界外,還會有一個很神秘很詭異的陰間呢?
是不是人類的祖先在生活實踐中碰到過那個世界的真實存在了?
所以,都不約而同地在文字方麵留下了記載?
以及藝術的描繪。
這是否可以說明,在我們的另一麵,的確存在一個至今仍然未被我們所了解的真實世界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