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大社和春日山原始森林是神殿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景觀。祖祖輩輩崇拜自然神力的奈良人,把春日山奉為神山,年複一年地到這裏朝拜。春日大社就矗立在春日山中,8世紀由名門望族藤原家族所建,至今已有近1300年的曆史了。春日大社明豔的紅色建築格外醒目,在通往春日社的路兩旁排列著3000盞石頭或青銅製作的燈籠,是數百年來善男信女們捐贈給春日社的。每年分別在2月和8月點燃兩次,成為許多的旅遊雜誌爭相登載的美景。
奈良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名地,早在1200年前,奈良就同中國開始了友好交往,尤其是在聖德太子(574-622年)及大化時期,曾10多次派出遣隋使、遣唐使來中國。著名的遣唐留學生阿倍仲麻呂(701-770年),曾留學長安,與李白、王維等結為莫逆之交。唐代的鑒真大師6次東渡,最後終於抵達奈良弘揚佛教,傳布中國文化,成為千古佳話。城市西郊的唐昭提寺,建於759年,就是鑒真大師創建的。寺廟的主廳過去是皇宮的一部分,今天則成為奈良時期最重要的建築。這座古老的佛寺充分體現了中國盛唐時期建築和造型藝術的高超水平,由金堂、開山堂、講堂、禮堂、寶藏、經藏等眾多殿宇和庭院組成,極盛時期有僧徒3000餘人。
走進寺的大門,裏邊是寬闊的白色碎石大路,路兩旁是蒼翠的鬆林,主殿金堂麵寬7間,呈現出唐代木結構建築的技藝和風格。寺的東北是開山堂,據說鑒真就安眠在這裏。鑒真大師的幹漆圓寂姿態坐像,超凡脫俗,內省冥想的神情最令觀者動容。鑒真像每年隻對公眾開放一次,是日本的國寶,更是中日友好的見證。廟前是一個蓮池,因鑒真生前最愛聽潺潺的流水聲,弟子們就在這裏開塘引水建了個池塘。
今天的奈良,在保存、繼承古老傳統的同時,已發展成為現代化的新興城市。一條條高速公路,一座座高層建築,一個個現代化工廠相繼出現。奈良和我國的西安,揚州已結為友好城市,延續了這份千年情誼。
精華必看
奈良公園在奈良眾多古跡的基礎上建造,以著名的興福寺、東大寺、春日大社和成群散養著的鹿等而聞名。
唐昭提寺位於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條街,759年中國唐朝高僧鑒真所建,是著名古寺院。
深度閱讀
鑒真中國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傳人,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俗姓淳於,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人。晚年受日僧禮請,東渡傳律,履險犯難,雙目失明,終抵奈良。在傳播佛教與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曆史功績。
所在國家:日本
地理位置:本州島中西部,與京都和大阪成等腰三角形
關鍵詞:日本文化的搖籃/奈良公園/唐昭提寺/東大寺/春日大社
著名人物:鑒真/聖德太子/阿倍仲麻呂/梁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