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掙摸
掙摸是一手把患部撐開繃緊,一手按摸。這種方法可以搞清病變大小和位置,也能搞清病變的種類。
此外,摸也是檢查痛感的一種手段,在手摸的同時,注意觀察患者表情和患腳動態,如一摸患者即有痛苦表情,腳往回縮,證明疼痛嚴重。
足於人體的保健的特殊
足病預防
足病的預防應按照傳統中醫“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原則,樹立預防為主的思想。在預防中針對各種足病發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進行防治和保健,否則即使治愈仍易複發。
1.治療原發性疾病
許多種足病是某些疾病的繼發病,要根除這些足病,就要治愈它們的原發病。如掌蹠角化病是濕疹、牛皮癬、毛發紅糠疹、毛囊角化病及汗孔角化病等疾病的症狀之一,也可發生在更年期的婦女,閉經引起的內分泌紊亂可導致該病的發生;手足癬、魚鱗病、掌蹠角化病、慢性濕疹、銀屑病等都可以並發足皸裂;平時常見的灰趾甲病多由足癬直接傳播而致;嵌甲可導致畸形趾甲的發生,因變形、變厚的趾甲繼續受到擠壓或繼續生長,壓迫附近的軟組織而造成;常見多發的甲溝炎也可由嵌甲病中嵌入的趾甲邊緣刺激或刺破甲溝的軟組織繼發感染而形成。
其他如肢端潰瘍與壞疽可為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疾病所引起;扁平足也可以由小兒麻痹或關節炎等疾病所形成。
總之,許多種足病是某些疾病的繼發病,要根治這些足病,治療引起足病的原發病是十分重要的。
2.預防和減少機械性、外傷性損傷
雞眼、腳墊、嵌甲、甲下血腫、畸形趾甲、足部的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挫傷、扭傷、擠壓傷、脫臼、骨折)以及足部的某些小腫瘤、蹠疣等都與機械性或外傷性損傷有關。雞眼、腳墊類足病與機械牲損傷有密切關係,特別是長期穿太窄的鞋,穿著瘦小的鞋子遠行,鞋底的釘子稍許露出,鞋墊、襪底凸凹不平,襪子線頭打結,鞋內進去了沙石或異物等,使足部反複受到摩擦、墊硌而發病。
因而要預防這些足病的發生,要穿略大一點的鞋襪;鞋底和襪底要保持平整;皮鞋要加鞋墊;盡量穿布底或軟底鞋;經常換洗鞋襪,使之保持柔軟;行走過多時,可在足部的著力點上貼一塊傷濕止痛膏,以減少摩擦;在雞眼和腳墊已經發生後,可用較厚的棉氈墊在鞋內:雞眼或腳墊接觸的部位剪成小洞,以減少摩擦。
嵌甲、甲下血腫、畸形趾甲等趾甲的病變多與受到外界物體的砸、踏、壓、擠、撞等有關,因而穿鞋應該寬鬆,鞋頭不能太窄,鞋的前緣不可太低,以減少壓力和摩擦,同時還要注意避免足趾部的外傷。當甲溝部受到損傷時,可塗2%碘酊,以免化膿感染而引起甲溝炎或甲旁肉芽組織增生等。在足部遭受外傷時,損傷的皮膚除塗以2%碘酊外,還要注意取出全部異物,局部排一下血,使汙穢物一並排出,防止異物植入,並可預防植入性囊腫的發生。
足部疣與機械性損傷也有密切的關係,如竹刺、木刺、鐵釘刺入,沙粒擦破皮膚或穿硬的鞋子長期受到摩擦等,都會使這些外傷部位因抵抗力下降、病毒侵入而發病。所以要避免金屬物質紮破皮膚,不要讓孩子在沙灘上玩耍,或赤足在沙堆裏跑,以免足底被硬物刺傷。接觸鐵屑的工人,不可使鐵屑進入鞋內。已經形成的疣要少用刀子割或用指甲摳,否則會因刺激而使疣發展得更快。
足是人體運動的重要器官,又極易產生運動創傷,所以行走或上下樓時,或天冷路滑時,要注意身體的重心,謹防跌倒。在進行跳遠、打球、賽跑等激烈運動時,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在登高取物時更要足底站穩,避免扭傷、脫臼、骨折等發生。
3.加強勞動保護
許多足病與職業有一定關係,所以在工作時應注意加強勞動保護。如在寒冷環境中工作的農民、漁民、建築工人,工作後常常用堿性肥皂洗手的旅館等服務性行業的服務員、理發師、洗衣工,常接觸溶解脂肪或吸水性物質的橡膠工人、水泥工人,都很容易發生手足皸裂;經常行走或從事站立工作的人員易患雞眼和腳墊;服務性行業、建築業的人易患嵌甲;長時間站立工作的理發師、售貨員、外科醫師等易患小腿靜脈曲張;地麵水濕多的工廠、營業場所,空氣潮濕,氣溫高,那裏的工作人員很容易發生足癬;在機械廠、鋼鐵加工廠的工人,金屬屑極易進入鞋內刺傷皮膚而誘發蹠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