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菜用大豆生產概況與發展前景(1 / 2)

南方大豆區是我國三大大豆主產區之一。該區大豆生產占全國的20%以上,主要用於食用和食品加工,包括菜用、豆腐(乳)加工用、發酵食品加工用、休閑食品加工用等,但由於地域分散,迄今尚未形成服務於南方特色大豆的規模化種業基地。該產區以高蛋白(特別適合豆腐、豆乳加工)大豆、菜用大豆、休閑食用豆、藥膳用豆等特色大豆為優勢。所謂特色大豆指除專供榨油、蛋白加工以外的特別適合加工營養、保健食品的專用品種。南方現有大豆麵積約3200萬畝,加上5000萬~7000萬畝甘蔗、木薯、玉米、幼林(果樹)、水稻田埂、灘塗可以擴展大豆間、混、套作,潛力很大。所以加強南方特色大豆品種改良,選育多類型高產優質大豆新品種,以適應南方複雜的地形、氣候和複種製度,結合良種繁育及配套技術推廣,快速發展南方大豆生產,是我國大豆生產走出低穀,減輕進口壓力不可缺少的有效措施。

在我國發展特色大豆產業過程中,菜用大豆的生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我國,菜用大豆種植曆史悠久,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本書將以菜用大豆為主,詳細介紹特色大豆的生產。

采用大豆俗稱毛豆,日本稱“枝豆”,係鼓粒末期籽粒飽滿而尚未老熟,莢色、籽粒色翠綠時采青供蔬菜食用的大豆,屬大豆的專用型品種。廣義上說,也包括菜用或休閑用的成熟有色豆籽粒,是一種重要的豆類蔬菜,但不同於常說的“菜豆”。

(一)菜用大豆營養、經濟價值

因其口感好、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而深受亞洲國家,尤其是日本及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消費者的青睞。菜用大豆生產作為一項新興的大豆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國際市場競爭力,這是應對市場挑戰,振興中國大豆產業的重要策略。發展菜用大豆產業,一方麵可以豐富城市人民的菜籃子;另一方麵可以改善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提高農民收入,出口創彙,是一項低耗高效的創彙農業,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前景十分廣闊。

(二)菜用大豆生產、消費形勢

1.世界菜用大豆生產、消費狀況

日本菜用大豆年消費量約14萬噸,1998年,日本菜用大豆種植麵積為19.35萬畝,總產量為7.84萬噸,其自產菜用大豆大部分不經速凍直接上市,速凍菜用大豆主要依賴進口。

2000年的進口量約為7.5萬噸,占世界速凍菜用大豆貿易量的87.7%,進口量居世界首位。進口來源主要是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和泰國等。目前日本速凍菜用大豆市場正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增長,2005年進口量約為10萬噸。20世紀90年代後期,美國人逐漸重視食用大豆製品,國內也開始生產菜用大豆,但其自產菜用大豆的數量目前尚不能滿足本國需要。2000年,美國進口菜用大豆約1萬噸,2001年進口菜用大豆仍占其總消費量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