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的人生才不糾結05(2 / 2)

莎利文到海倫家擔任家庭教師的那一天,就送給她一個玩具娃娃,並用手指在海倫的小手上慢慢地、反複地拚寫“d-0-1-1(玩具娃娃)這個單詞。海倫立刻對這種遊戲產生了濃厚興趣。她一遍又一遍地模仿著老師的動作,從此開始懂得世間萬物都有各自的名字,而且知道自己的名字叫“Helen Keller”(海倫?凱勒)。此後,海倫陸續學習並掌握了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一個又聾又盲的人卻能掌握5門語言,海倫的成功被稱為“教育史上最偉大的成就”。

海倫的“啞”是因為喪失聽力而造成的,聲帶並沒有受損。10歲那年,海倫開始學習說話,因聽不到別人和自己的聲音,隻能用手去感受老師發音時喉嚨、嘴唇的運動,然後進行成千上萬次的模仿和糾音。當首次像正常人那樣說出“天氣真熱”這句話時,驚喜之餘,她和莎利文老師都意識到,在她們頑強的毅力麵前,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海倫的一生中,在世界各地巡回演講甚至成為她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倫除了嗜書如命,還喜歡騎馬、遊泳、劃船,酷愛戲劇表演藝術,靠著不屈不撓的意誌,海倫學會了唇讀,可以通過“手”聽到馬克?吐溫為她朗誦的短篇小說。

讀書不但使海倫成為一個學富五車的學者,也陶冶了她美好的情操。她喜歡信馬由韁地徜徉在森林中,也喜歡月夜泛舟,靠水草、睡蓮散發出的芬芳來辨別方向。她還喜歡騎著雙人自行車兜風,在飛馳中體會力量和速度,並像男孩子一樣喜歡在國際象棋的較量中鬥智鬥勇……

她還愛大自然,站在尼亞加拉大瀑布前雖看不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的人間勝景,聽不到那震耳欲聾的轟鳴,卻可以從空氣的震顫中領略到世界最宏大的瀑布的雄奇壯觀。

在博物館和藝術品商店裏,海倫就像用手指去“觀察”寫在人們臉上的喜怒哀樂一樣,可以用靈巧的十指去感受古希臘雕塑之美,從那些變幻的線條中“看到”月亮女神狄安娜的清新和維納斯的秀美。

1937年,海倫訪問日本時受到了特殊禮遇,被允許用手撫摸皇室的藝術珍藏和被視為日本國寶的中國鑒真和尚塑像。

海倫師從莎利文學習三個月後,就開始嚐試用稚嫩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寫出了有生以來的第一封信。從1902年4月開始,她又在莎利文老師的幫助下,開始在美國的一家雜誌上連載她的自傳《我生活的故事》。第二年結集出版後轟動了美國文壇,甚至被譽為1902年世界文學上最重要的兩大貢獻之一。

許多人不相信,如此優美的文字居然出自一個聾盲人之手。雖有馬克?吐溫為此作證,還是平息不了懷疑。不過海倫平生的成就,對此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她一生中共出版了14部專著。一個世紀以來,《我生活的故事》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傳遍了世界每一個角落。曾有專家稱其“就文學成就來說,和盧梭的《懺悔錄》相比毫不遜色”。

馬克?吐溫稱海倫?凱勒和拿破侖是19世紀最傑出的兩個人物。如果說海倫那種緊緊扼住命運喉嚨的頑強毅力令人鼓舞的話,那麼她的愛心更是留給世界的寶貴財富。

剛開始跟莎利文老師學習的時候,聰穎的小海倫很容易就學會了拚寫身邊許多物品的名稱,可是卻理解不了“愛”這種非常抽象的名詞。年輕的莎利文把她的愛心化做無比的耐心,使得海倫越過了盲聾學生學習中難以逾越的障礙,而小海倫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學到了莎利文老師的愛心。憑著這份愛心,10歲的海倫為一個5歲聾盲兒童成功地募集到了兩年的教育費用。也許從那時起,就已經立誌要幫助世界上所有像她這樣需要幫助的人。

海倫?凱勒給世界以愛心,世界回報她以崇高的榮譽。1919年,海倫的故事被好萊塢搬上銀幕,由她本人出任主演。1955年,她榮獲哈佛大學的榮譽學位,成為曆史上第一個受此殊榮的婦女。從海倫童年時候起,每一任美國總統都邀請她到白宮做客,她還被政府稱為全美30名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傑出人士之一,榮獲過美國總統親自頒發的“自由獎”,並被譽為美國的高級公民。

1959年,聯合國在全球發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海倫?凱勒運動”,以資助世界各地的聾盲兒童。1960年,描寫她成長經曆的劇本《奇跡的創造者》獲普利策獎,並被拍成電影。同年,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在海倫80歲生日那天,宣布頒發“國際海倫?凱勒獎金”,以獎勵那些為盲人公共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