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形之下,你是不是有些後悔“閑時不燒香”了?
又如美國有一本名叫《小政治家必備》的書。書中主要寫的是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人,必須起碼搜集20個將來最有可能做總理的人的資料,並把它背得爛熟,然後有規律地按時去拜訪這些人,和他們保持較好的關係,這樣,當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個當了總理,自然就容易記起你來,大有可能請你擔任一個部長的職位了。
這種手法看起來不大高明,但非常合乎現實。有一本政治家的回憶錄中曾提到過這樣一件事:說有一位被委任組閣的人受命伊始,心情很是焦慮。因為一個政府的內閣起碼有七八名閣員(部長級),如何去物色這麼多的人去適合自己這的確是一件難事,因為被選的人除了有適當的才能、經驗之外,最要緊的一點,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的確,要和別人有交情才容易得人賞識,不然的話,任你有登天本事,別人也不知道呢!
綜上所述,現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沒有時間進行過多的應酬,日子一長,許多原本牢靠的關係就會變得鬆懈,朋友之間逐漸互相淡漠,是令人惋惜的事情。希望大家珍惜人與人之間寶貴的緣分,即使再忙,千萬別忘了彼此間的感情交流。有了真正的感情,關鍵時刻才會挺身而出。
怎樣將陌生人變為朋友
許多人同陌生人說話都會感到拘謹。建議你先考慮一個問題,為什麼你跟老朋友談話不會感到困難?很簡單,因為你們相當熟悉。相互了解的人在一起,就會感到自然協調。而對陌生人卻一無所知,特別是進入了充滿陌生人的群體,有些人甚至懷有不自在和恐懼的心理。你要設法把陌生人變成老朋友,首先要在心目中建立一種樂於與人交朋友的願望,心裏有這種要求,才能有行動。
這裏,以到一個陌生人家去拜會為例。如果有條件,首先應當對拜會的客人作些了解,探知對方一些情況,關於他的職業、興趣、性格之類。
當你走進陌生人住所時,你可憑借你的觀察力,看看牆上掛的是什麼?國畫、攝影作品、樂器……都可以推斷主人的興趣所在,甚至室內某些物品會牽引起一段故事。如果你把它當做一個線索,不就可以由淺人深地了解主人心靈的某個側麵嗎?當你抓到一些線索後,就不難找到開場白。
如果你不是要見一個陌生人,而是參加一個充滿陌生人的聚會,觀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你不妨先坐在一旁,耳聽眼看,根據了解的情況,決定你可以接近的對象,一旦選定,不妨走上前去向他作自我介紹,特別對那些同你一樣,在聚會中沒有熟人的陌生者,你的主動行為是會受到歡迎的。
應當注意的是,有些人你雖然不喜歡,但必須學會與他們談話。當然,人都有以自我興趣為中心的習慣,如果你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人不瞥一眼,一句話都不說,恐怕也不是件好事。你可能被人認作是驕傲,甚至有些人會把這種冷落當做侮辱,從而產生隔閡。和自己不喜歡的人談話時,第一要有禮貌;第二不要接觸有關雙方私人的事,這是為了使雙方自然地保持適當的距離,一旦你願意和他結交,就要一步一步設法縮小這種距離,使雙方容易接近。
在你決定和某個陌生人談話時,不妨先介紹自己,給對方一個接近的線索,你不一定先介紹自己的姓名,因為這樣人家可能會感到唐突。不妨先說說自己的工作單位,也可問問對方的工作單位。一般情況,你先說說自己的情況,人家也會相應告訴你他的有關情況。
接著,你可以問一些有關他本人的而又不屬於秘密的問題。對方有一定年紀的,你可以向他問子女在哪裏讀書,也可以問問對方單位一般的業務情況。對方談了之後,你也應該順便談談自己的相應情況,才能達到交流的目的。
和陌生人談話,要比對老相識更加留心對方的談話,因為你對他所知有限,更應當重視已經得到的任何線索。此外,他的聲調、眼神和回答問題的方式,都可以揣摩一下,以決定下一步是否能縱深發展。
有人認為見麵談談天氣是無聊的事。其實,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如果一個人說:“這幾天的雨下得真好,否則田裏的稻苗旱死了。”而另一個則說:“這幾天的雨下得真糟,我們的旅行計劃全給泡湯了。”
你不是也可以從這兩句話中分析兩人的興趣、性格嗎?退一步說,光是敷衍性的話,在熟人中意義不大,但對與陌生人的交際還是有作用的。
如遇到那種比你更羞怯的人,你更應該跟他先談些無關緊要的事,讓他心情放鬆,以激起他談話的興趣。和陌生人談話的開場白結束之後,特別要注意話題的選擇。那些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要盡量避免,為此當你選擇某種話題時,要特別留心對方的眼神和小動作,一發現對方厭倦、冷淡的情緒時,應立即轉換話題。
在與人聚會時,常常會碰到請教姓名的事,“請問你尊姓大名。”你要牢牢記住對方的姓名,對方說出姓名之後,你應立即用這個名字來稱呼,當你碰到一個可能已經忘記了的人,你可以表示抱歉,“對不起,不知怎麼稱呼您?’’也可以說半句“您是——”,“我們好像——”,意思是想請對方主動補充回答,如果對方老練他會自然地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