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遇,積極行動 有行動才會有希望
成功開始於心態,成功要有明確的目標,這都沒有錯,但這隻相當於給你的賽車加滿了油,弄清了前進的方向和線路,要抵達目的地,還得把車開動起來,並保持足夠的動力。
從前,有一位滿腦子都是智慧的教授與一位文盲相鄰而居。盡管兩人地位懸殊,知識水平、性格有天壤之別,可兩人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如何盡快富裕起來。
每天,教授蹺著二郎腿大談特談他的致富經,文盲在一旁虔誠地聽著,他非常欽佩教授的學識與智慧,並且開始依著教授的致富設想去實現。若幹年後,文盲成了一位百萬富翁,而教授還在空談他的致富理論。
思想固然重要,但行動往往更重要,因為我們的本性是主動行動而不是消極等待。這一本性不僅能使我們選擇對某種特定環境的反應,而且能使我們創造環境。采取主動並不意味著緊催硬逼、令人生厭或尋釁好鬥。它的真正涵義是承認我們有責任使事情發生。
許多人等待著事情發生,或等待著別人照顧他們。但那些最終獲得成功的人都是那些解決了問題而不是為問題所困住的能動型的人。這些人按照正確的原則掌握主動,做了需要做的事情,完成了工作。
那些發揮主動性的人和那些不發揮主動性的人有著天壤之別。這裏指的不是效率上的25%~50%的差別,而是100%的差別。如果那些發揮主動性的人是聰明、有見地和反應敏銳的人,就更是這樣了。
莫耶士就讀於北德州州立大學時,就想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但一直沒有找到機會。不久,總統大選開始了,他於是靈機一動,寫信給總統候選人詹森,自願要求加入助選團,為詹森爭取德州選票。
莫耶士勇敢跨出這麼一步,使他成為公眾人物。在極短的時間內,他成了美國總統的新聞秘書,然後當上某電視新聞網的評論員,後來成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廣播人之一。
莫耶士多年來始終擁有展現才華的機會,而這一切皆起始於一封自我推薦信;亦即他主動跨出的第一步,也就是“行動”兩個字。
我們奮鬥的時間有限,不見得足夠完成一切想做的大事情。因此,不該一直漂浮不定、彷惶遲疑、延遲耽擱,也不該遲遲不采取行動,必須把握有限的光陰,善加利用。假如我們對某項工作已有所準備,就該去做。也許本來有其他人可以做得比較好,但在我們率先行動之前,他們或許連嚐試的念頭都未曾有過,或者他們願意助我們一臂之力。
還有另一種可能則是:由於付諸行動,使我們的準備更加周全,能力也獲得增強,到了最後,竟變成最成功的人。一旦我們擬妥人生計劃,就要展開行動,落實行動,落實計劃。資質平庸的人若能勤奮,其成就會超過資質優異而不知努力的人。奮鬥可以創造出價值。未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所以,要主動展開行動,努力奮鬥!這麼做絕對值得。
做好每一件事
華人首富李嘉誠說:“不腳踏實地的人,是一定要當心的。假如一個年輕人不腳踏實地,我們使用他就會非常小心。你造一個大廈,如果地基不好,不管再高再牢固,也是要倒塌的。”李嘉誠的話也道出了一個真理:不腳踏實地,好高騖遠的人,早晚要為自己的輕狂付出代價。
不要認為取得大成就的人一定是有什麼秘訣,世界上沒有“一日成仙、一日得道”的好事情,古往今來,成大器者就是在平平常常、平平凡凡的環境下刻苦求學,努力拚搏的。
在人生的進程中,輝煌常常隻是一瞬,而平凡才是永恒。“大道至簡、大象無形”是古人的智慧總結,所以,真正的人生方略就是在習慣平凡,在平凡中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與鬥誌。
我們應該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人,老老實實做事。要知道最笨的方法也許是最可靠的方法,而陰謀詭計,奇談怪論,都是招致災禍的根源。隻有那種平凡的德行和尋常的言行才可以帶來平安穩定、安居樂業。
生命,本就是一點一滴的平凡的小事而組成,若想一炮而鳴,終不過是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一切宏偉的計劃與想創一番偉大的事業,都是要在許多平凡的小事中積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