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是命運的轉折點23(2 / 3)

那天早晨,海水凍得她身體發麻,霧很大,她連護送她的船都幾乎看不到。時間一個鍾頭一個鍾頭過去,千千萬萬人在電視上看著她。有幾次,鯊魚靠近了她,被人開槍嚇跑。她仍然在遊。在以往這類渡海遊泳中她的最大問題不是疲勞,而是刺骨的水溫。

15個鍾頭之後,她又累,又凍得發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遊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親和教練在另一條船上。他們都告訴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棄。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濃霧什麼也看不到。

幾十分鍾之後——從她出發算起15個鍾頭零55分鍾之後,人們把她拉上船。又過了幾個鍾頭,她漸漸覺得暖和多了,這時卻開始感到失敗的打擊,她不加思索地對記者說:“說實在的,我不是為自己找借口,如果當時我看見陸地,也許我能堅持下來。”

人們拉她上船的地點,離加州海岸隻有半英裏!後來她說,令她半途而費的不是疲勞,也不是寒冷,而是因為她在濃霧中看不到目標。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隻有這一次沒有堅持到底。2個月之後,她成功地遊過同一個海峽。她不但是第一位遊過卡塔林納海峽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紀錄還快了大約兩個鍾頭。

查德威克雖然是遊泳好手,但也需要看見目標,才能鼓足幹勁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任務。當你規劃自己的成功時千萬別低估了製定可測目標的重要性。

並且,在製定目標時要讓你的目標大於你的才能,隻有這樣,你今天的作為將勝過昨天,而明天的作為又將勝過今天。

人生要堅持“當然”

有當然,有自然,有偶然。君子盡其當然,聽其自然,而不惑於偶然。小人泥於偶然,拂其自然,而棄其當然。噫!偶然不可得,並其當然者失去,可哀也。

人人都想取得成功,學子想考上清華北大或出國留學,老板想讓自家的產品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中國足球想“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科學家想在納米技術上取得更大突破,網絡公司老總想在納斯達克上市,電影演員想捧得奧斯卡金獎。

那麼,怎麼才能取得成功呢?先看兩個寓言故事。

古代宋國有一個農夫,他非常想發財。他總覺得每日勞作,難以很快實現發財夢。這天,他幹著幹著就不想幹了,一不高興,就坐到樹底下睡覺去了。也巧,恰有一隻兔子,冒冒失失跑來,一頭撞在樹上,死了。農夫不費吹灰之力,得了一隻兔子。他覺得自己找到既不勞作又能發財的方法了。這以後他就天天坐在樹底下,等更多的兔子來撞樹。守株待兔的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另一個故事的主角也是個宋國的農夫。他在田裏插好了秧,就盼著秧苗快快長大,好有一個大豐收。他性子太急了,每天都要去看看秧苗長高了沒有。這天他幹了一天活回來了,非常疲勞。人問他忙什麼,他回答:“我把秧苗都往高拔了拔,這樣它們就可以長得快了。”這就是另一個成語“揠苗助長”的出處。

這兩個人的做法在大家看來,自然是“混”得可笑的。但實際上有些人在追求成功時,也常會這樣做,隻是沒意識到罷了。

明朝人呂坤說,事有當然,有自然,也有偶然。有見識的人做事,都是盡力按應該的做法,即“當然”去做。在做的過程中,要順遂自然規律。而對於偶然發生的情況,不要被它迷惑,幹擾自己做事。

而有些人卻不是這樣。如“守株待兔”中的那個人,偶然白撿個兔子,就死抱著“偶然”不放了,放棄了原來“靠勞作致富”這個“當然”。結果呢,田荒了,兔子也沒有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