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是命運的轉折點27(3 / 3)

機遇總是光顧那些孜孜不倦的奮鬥者,它從不肯與懶惰的人會麵。在工作了一年多以後,機遇又一次向彭麗媛舒展笑顏。

那是1981年的事兒。當時她正應邀參加廣州羊城花會的演出,在下榻的賓館,她巧遇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李淩。雖然那時她還不認識李淩,可他認識她。到更高一級學府去深造是彭麗媛長久以來埋藏在心底的願望。她渴望能有所發展,有所創造。通過一番交談,她下決心來到了中國音樂學院,成了一名進修生。兩年以後,她又考取了聲樂係本科,開始了更係統的學習。

再來說說彭麗媛是如何第三次抓住機遇的吧。1985年6月份,中國歌劇舞劇院向她發出了邀請信,希望她能參加歌劇《白毛女》的重排演出、並飾演女主角喜兒。接到信後,彭麗媛的心情是又高興,又害怕。

小的時候,彭麗媛就最愛看《白毛女》,田華演的電影、郭蘭英演的歌劇她都喜歡,每看一次就要為喜兒的悲慘命運流一次淚。今天,自己也能有幸擔任喜兒的主演,她怎麼能不高興呢?可是,高興之餘,她又害怕。歌劇是音樂王國裏高難的藝術,自己能行嗎?況且,《白毛女》並不是第一次演,它已經被藝術家們演了40年,被觀眾看了40年,品評了40年,田華、郭蘭英等名家們早已成功地塑造過喜兒,自己能演出她們的水平嗎?又能超越她們嗎?再說,離演出隻有20多天了,這麼短的時間,能來得及嗎?

每一次機遇的到來,對於奮鬥者來說,都是一次嚴峻的挑戰。它不僅需要你有堅實的功底和知識貯備,更需要你在看到機遇的時候拿出拚搏和應戰的勇氣來。許多人之所以讓機遇白白溜走,就是因為在緊要關頭他沒有接受挑戰的勇氣。

在作曲家施光南的鼓勵下,她接下了任務,開始了最艱苦的訓練。當時正值夏天,北京已經相當炎熱了,下午,大家都在噪耳的蟬聲中午休,準備晚上排練,而她卻給自己加班;晚上10點多鍾,大家都回去休息了,她還留在排練廳裏苦苦地練;星期天,她也沒有時間寫寫家信,逛逛商場,所有能擠出的時間都被她用在了排戲了。時間太緊了,她別無選擇,隻好讓汗水一次次浸洗衣衫,雙膝被磨得發青……整整20天,她用驚人的毅力完成排練,憑著頑強和拚搏,她又一次與機遇相視而笑!

在看完演出之後,賀敬之興奮地說:“出乎意料!出乎意料!”《白毛女》的曲作者之一陳紫也讚歎說:“‘白毛女’千千萬,能載入史冊的,恐怕隻有王昆、郭蘭英、彭麗媛。”

就是這樣,憑著踏踏實實的奮鬥,憑著敢於接受機遇挑戰的勇氣,彭麗媛在她的藝術道路上堅定地進行著。如今,她已是民族聲樂中的“大腕”,機遇沒有虧待她,她也沒有負於機遇。

企盼機遇是每一個渴望成才的人的共同心理,但是,並非人人都有抓住機遇的能力。彭麗媛有這個能力,所以她才向藝術的巔峰不斷地攀登。這種能力是可以鍛煉的。彭麗媛的經曆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做準備工作,在機遇來臨的時候勇敢衝刺、迎接挑戰,就有成功的可能。時刻準備著吧,一旦機遇到來,千萬不要錯過了它,它將給你帶來成功的累累碩果。

任何機會都是“金鑰匙”

你一生中能獲得特殊機會的可能性還不到百萬分之一;然而,機會卻常常出現在你麵前,你可以把握住機會,將它變為有利的條件。

軟弱的人和猶豫不決的人總是借口說沒有機會,他們總是喊:機會!請給我機會!

隻有懶惰的人才總是抱怨自己沒有機會,抱怨自己沒有時間;而勤勞的人永遠在孜孜不倦地工作著、努力著。

隻要你善於觀察,你的周圍到處都存在著機會。

對懶惰者而言,即使是千載難逢的機遇也毫無用處,而勤奮者卻能將最平凡的機會變為千載難逢的機遇。

那些總希望衝破人生難關的人不會等待機會的到來,而是尋找並抓住機會,把握機會,征服機會,讓機會成為服務於他的奴仆。換句話說,任何機會都可以是他們手中的“金鑰匙”。

你一生中能獲得特殊機會的可能性還不到百萬分之一;然而,機會卻常常出現在你麵前,你可以把握住機會,將它變為有利的條件。而你所需要做的事情隻有一件:行動起來。

軟弱的人和猶豫不決的人總是借口說沒有機會,他們總是喊:機會!請給我機會!其實,每個人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充滿了機會。你在學校或是大學裏的每一堂課是一次機會;每一次考試是你生命中的一次機會;每一個病人對於醫生都是一個機會;每一篇發表在報紙上的報道是一次機會;每一個客戶是一個機會;每一次商業買賣是一次機會,是一次展示你的優雅與禮貌、果斷與勇氣的機會,是一次表現你誠實品質的機會,也是一次交朋友的好機會;每一次對你自信心的考驗都是一次機會。

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本身就意味著上帝賦予了你奮鬥進取的特權,你要利用這個機會,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去追求成功,那麼這個機會所能給予你的東西要遠遠超越它本身。想一想吧,像弗萊德?道格拉斯這樣一個連身體都不曾屬於自己的奴隸,尚且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最終成為一位傑出的演說家、作家和政治家,那麼,當今的年輕人,與道格拉斯相比擁有無限機會的年輕人,是不是應該做得更好些呢?

隻有懶惰的人才總是抱怨自己沒有機會,抱怨自己沒有時間;而勤勞的人永遠在孜孜不倦地工作著、努力著。有頭腦的人能夠從瑣碎的小事中尋找出機會,而粗心大意的人卻輕易地讓機會從眼前飛走了。有的人在其有生之年處處都在尋找機會。他們就像辛勞的蜜蜂一樣,從每一朵花中汲取瓊漿。對於有心人而言,每一個他們遇到的人,每一天生活的場景,都是一個機會,都會在他們的知識寶庫裏增添一些有用的知識,都會給他們的個人能力注入新的能量。

有一句格言說得好:“幸運之神會光顧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但如果她發現這個人並沒有準備好要迎接她時,她就會從大門裏走進來,然後從窗子裏飛出去。”

“幸運之神在向這位年輕的外科醫生招手,機會正向他走來。”阿諾德這樣描寫庫珀,“在經過長期的準備與等待後,這位潛心於學習和實驗的年輕人突然間被拉到了手術台前,這是他必須麵對的第一個關鍵手術。那位偉大的手術師不在此地,而時間異常地緊迫,不容他多想。病人正在生與死的鴻溝前掙紮徘徊。他有能力獨自處理這次緊急手術嗎?他能取代那位醫術高明的手術師,繼續他的工作嗎?如果他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他就是人們要找的醫生。機會就降臨在他麵前,他與機會就這麼麵對麵地站著。他是要承認自己的無知無能呢,還是要踏入名譽與財富的殿堂?答案就握在他自己的手中。”

隻要你善於觀察,你的周圍到處都存在著機會;隻要你善於傾聽,你總會聽到那些渴求幫助的人越來越弱的呼聲;隻要你有一顆仁愛之心,你就不會僅僅為了私人利益而工作;隻要你肯伸出自己的手,永遠都會有高尚的事業等待你去開創。

出生在這樣一個知識與機遇前所未有的時代,出生在這樣一塊充滿機會的國土上,你怎麼能夠悠然地抱著胳膊,連聲向上帝索取那些已經給予你的所有必要的才能與力量呢?甚至當上帝的選民們在前進的道路受到紅海的阻攔時,他們的領袖停下腳步,祈求上帝的救助,上帝也隻是對他說:“你為什麼向我呼喊求救呢?對以色列的子民們去說吧,他們會一直奮勇向前。”

想一想,塵世間有無數的工作在等人去做;而人類的本質是那麼的特殊,哪怕是一句歡快的話語或是些許的幫助,都會有助於別人力挽狂瀾或是為他們的成功掃清了道路;每個人的體內都包含了誠實的品質、熱切的願望和堅韌的品格,這些都讓人們有成就自己的可能;人們的前方還有無數偉人的足跡在引導著、激勵著人們不斷前行;而且,每一個新的時刻都給人們帶來許多未知的機遇。

不要等待你的機會出現,而要創造機會——就像那個牧羊的孩子弗格森用一串串的珠子來計算天上的星星一樣為自己創造機會,就像喬治?史蒂芬森在肮髒的煤礦馬車旁用粉筆來算數學定律一樣去創造機會,就像拿破侖在近百種不可能的情況下為自己創造出了成功一樣去創造機會。要像戰爭或和平時期所有的偉大領導者一樣,去創造出非常的機遇,直至達到成功。對懶惰者而言,即使是千載難逢的機遇也毫無用處,而勤奮者卻能將最平凡的機會變為千載難逢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