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團結一致形成強大的力量,在狼群鬥野牛群時顯得特別明顯。在自然界中,野牛雖然是植食性動物,但是它角尖、體壯、奔跑速度快,有很強的攻擊性,一旦發現其他動物侵犯了它的領地,或者威脅到它的安全,它們就會主動出擊,用尖角猛刺對方,即使是老虎碰到了它們,也隻好作罷。但是,狼群不會對它們善罷甘休,它們會集中力量長期圍困野牛群。當野牛進攻時,它們因體格相對較小,不會和野牛硬拚,而是躲避其鋒芒,分散野牛的整體實力,待野牛攻勢減弱,然後集中狼群圍攻。當然,野牛也是非常有紀律、非常團結的動物群體,它們把母牛和小牛聚在圈內,其他的野牛圍成一個圓圈和狼群對峙,在如此強勁的對手麵前,狼就更需要高度團結一致了,否則就有被野牛抵死的危險。不勝則死,狼群團結一致,一道道決一死戰的目光緊逼野牛群,野牛也毫不鬆懈,緊緊注視著狼的一舉一動。於是,外圍的狼在注視了一段時間後,就異常迅速地相互換動位置。野牛體格大,而且在圈內空間小,沒法跟狼一樣移動位置,隻好脖子不停地左右晃動,注視著狼的行動。一段時間以後,狼估計野牛的脖子快酸痛了,就更加快速地移動位置。突然,有一隻狼會故意絆倒在地,而此時野牛會因為這一意外而驚奇,整個野牛群的注意力不能再保持一致,狼群則趁機跳上去撕咬野牛的脖子……這閃電般的一擊,使野牛的陣形立刻混亂起來。雖然有些狼在進攻中觸上了牛角身亡,但是野牛陣破了後,野牛為了保住自己的群體,就會丟下一些老弱,保護著母牛和幼牛突圍。狼抓住這個機會,就可以咬死不少野牛。
狼鬥野牛是集體的勝利,更是一部分狼願意“啃骨頭”、自我犧牲的結果。在這種殘酷的動物鬥爭中,狼通過集體的力量戰勝了連老虎都畏懼三分的野牛群,這不能不讓人佩服狼群內部的團結一致。狼和狼之間有矛盾嗎?肯定有,因為它們至少有“吃肉”和“啃骨頭”的區別,但是,狼為了集體戰勝對手,為了集體都有肉吃,某些狼願意“啃骨頭”,願意做冒風險第一波進攻的狼。由於這一批“啃骨頭”的狼擊敗了野牛的主力,後麵的狼趁機攻擊野牛中的老弱病殘就非常容易了,這就是明顯的“吃肉”。狼是怎樣協調這些關係的呢?這很值得我們的管理者去探究。
研究狼,向狼學習,學習它們那種消除內部矛盾,自願“啃骨頭”的精神;學習它們那種消除內部矛盾,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的管理方法,有利於進一步做好企業內部的協調工作,增強凝聚力,提高企業應對市場風險和戰勝對手的能力。
企業要像狼一樣有合作精神
狼在自然界裏並不是最厲害的動物,論單打獨鬥,老虎、獅子、豹子、野豬、野牛都比它們厲害;但是若是群體作戰,狼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這就是狼與狼之間的默契配合形成的力量。幾隻分散的狼,一旦組合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個非常有戰鬥力的團隊,它們都知道自己必須執行的部分,為了集體目標的實現,即使戰死,也在所不辭。
狼不僅懂得彼此合作,而且還與其他動物密切合作。狼群和烏鴉之間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
烏鴉在高空中發現受傷或死亡的獵物時,就會把這個消息傳達給烏鴉群和狼群,並帶領它們到達獵物所在的地點。在捕食的過程中,狼用鋒利的爪子為烏鴉撕開獵物的軀體,為烏鴉充當剖開獵物的刺刀,烏鴉則為狼群充當偵察兵和清理食物殘渣的角色。它們互相依靠,為彼此提供充足的食物,共同應付危機四伏的原野生活。在自然界裏,它們共同生存得非常愉快,雙方在生存的考驗中,持續領先於其他動物。雖然狼和烏鴉一起進食,有時也會象征性地撲向身旁的烏鴉,但永遠不會真正去傷害烏鴉,烏鴉似乎也懂得這一點,也不害怕狼,甚至樂意和狼合作。
這種合作模式同樣給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以啟示,成功的企業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與消費者、供應商、經銷商,甚至競爭者之間進行了成功的合作。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人們必須越來越密切地合作。許多事情合作則雙贏,鬥爭則雙亡。
2003年10月25日,因霍多爾科夫斯基拒絕檢察院對他屬下的公司進行偷稅、逃稅的調查,俄羅斯總檢察院在新西伯利亞市機場逮捕了他,並指控他非法攫取資金和逃稅,給國家造成了10億美元的損失。政府此舉讓許多商界人士大吃一驚,那些在最近幾年崛起的寡頭們更是感到惴惴不安。但是,當俄羅斯第一富翁進入監獄後,俄羅斯第三富翁弗裏德曼卻受到了普京總統的高度讚揚。在普京反寡頭的氛圍中,兩位寡頭為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境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