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是由於狼曆經了種種磨難和“鍛煉”,它才得以戰勝對手,成為強者。對於人類來說,困境一樣是強者產生的土壤。相對而言,處於順境是幸運的,陷於逆境是不幸的,但許多奇跡都是在厄運中出現的,順境使人們舒服,卻也容易使人不再有所追求,因為順境容易消磨鬥誌,從而平平常常,無法傑出;而逆境能磨練堅強的意誌,催人奮進,頑強拚搏,超水平發揮自己的能力,獲得的成就往往更令人陶醉、神往。
那些能夠在失敗時毫不氣餒的人,通常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從頭再來,東山再起。其實,失敗並不可怕,成功與失敗就相隔一步之遙,隻要你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善於從失敗中學習,有舍我其誰的自信,反敗為勝並不是什麼神話。
逆境是檢測我們是否存在缺點的最好機會,身處逆境,泰然處之,可以從中發現和克服我們的弱點,走向成功。天無絕人之路,不管你經曆多少挫折、多少磨難,隻要一直努力,在逆境中善於自處、鍛煉自己、提高自己,就一定會創造奇跡。
一位偉大的商業領袖說過:“傑出的領袖、成功的人和成功的企業是一樣的,他們知道別人的優點,他們利用別人的優點,他們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知道自己的弱點。而且,他們可以克服自己的弱點,並和其他的合作夥伴合作解決麵臨的難題。有缺點並不可恥,隱藏自己的缺點,不能與合作者彼此了解,這才是真正的可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暴露自己的缺點,並非是件壞事。對於相互合作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如此,才能換取別人的信任和幫助,提高合作的成效。當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遭遇挫折和失敗時,企業家首先考慮的應該是如何盡快找到其中的不足,並克服這些不足,而不是氣餒,甚至讓企業就此終結。
某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說:“假如你想做個原始創意人,就需要犯很多錯誤。”某電腦公司的CEO告訴員工:“我們是發明家,我們要做別人從未做過的事情。因此,我們將會產生許多錯誤。我給你們的勸告是,可以犯錯,但是要快點犯完錯誤。”IBM的創始人托馬斯·沃森也說過:“成功之路就是使失敗率加倍。”
在創造過程的萌芽階段,錯誤是偏離正軌的警告,如果一個人一直很少失敗,那就表明他不是很有創造力。敗中求勝,重要的是在失敗之後,冷靜地進行分析研究,采取新的策略進行新的競爭,而不是敗了之後就氣餒,從此一蹶不振,或者逞匹夫之勇,硬要拚個你死我活,這樣做隻能敗得更慘。
狼的獵捕行動失敗了,狼並不認為是失敗,而認為成功已經開始,它們會從中吸取教訓和智慧,磨練技能,準備再戰。一件事情失敗了,這意味著什麼呢?此路不通?某處有故障作怪?離成功隻差一兩步,需要更多的探索?搞清了這些問題,你就具備了別人不具備的能力,你就有更多的成功機會。
失敗往往能磨煉性格。狼群中地位最低的狼,常常會受到同族的虐待與排擠,例如吃東西時,總是排到最後一個。但是,一段時間後,這些地位最低的狼結束了冒險的曆程,並證明自己的生存能力之後,就會離開狼群,成為“孤獨之狼”。這些“孤獨之狼”最後往往能經營出屬於自己的族群,成為非常優秀的狼王。企業隻要能正確對待失敗,在失敗麵前不氣餒,也有可能像那些地位較低的狼一樣,經過苦心經營,成為本行業中最有競爭力的企業,甚至進入世界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