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5日,大量的美國軍艦已經在廣島外海域部署完畢。信息戰即將開始。
1945年8月6日清晨,一架b—29轟炸機在提尼安島起飛,當然,它所攜帶的不是原子彈,而是幾顆美軍的新型炸彈—凝固汽油彈,這種炸彈威力與原子彈相比簡直不值一提,殺傷半徑不到100米,沒有任何輻射。
8月6日早上,這架b—29到達了廣島上空並投下了幾顆凝固汽油彈,凝固汽油彈爆炸後引起了些大火,因為廣島仍有較多的木製建築。但是引起的傷亡不是很嚴重。大概隻有不到三百人喪生。
飛機上報告了炸彈已經投下炸彈。
隨後“曼哈頓2”行動全麵展開。美軍馬上用電子幹擾的方法切斷了廣島與外界的無線電聯係。並偽裝為日本在廣島的機構向日本全國各地發送無線電消息,用日語向日本政府和國民求救,“廣島被一顆巨型炸彈轟炸,威力極大”,同時,美軍在日本的間諜網也開始工作(這些間諜大多數是美籍華人)。特別是把信息傳給日本的幾個特別重要的物理學家,因為這些人會認為這種巨型炸彈是原子彈,隻有這些日本科學家真正知道原子彈的威力,從而能對軍方和政府建議投降。
一些日本的物理學家也對美軍使用“核裂變彈”懷疑,因為他們不相信美國擁有核裂變武器。但是日本最有名的核物理學家之一西名吉尾卻知道美國已經完全有可能掌握了原子彈,他相信日本已經遭受到美國的原子武器的攻擊,對此他憂心忡忡。
正當“曼哈頓2”行動還在進行時,6日晚,美國總統杜魯門向全世界發布了令人吃驚的消息,美軍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並向人們介紹了這種最新武器的強大威力,“相當於1.5萬噸tnt”,“廣島已經消失了,”這個消息迅速的傳到世界各地,包括傳到日本以及所占領的地區。世界一片沸騰,很少人知道這顆“原子彈”是信息戰的結果。
但是,日本在這時卻沒有顯露出任何將要投降的跡象,這令美國軍方十分惱火,甚至著手準備使用真正的原子彈轟炸日本。這當然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他們認為這是正常現象,應該實行第二步計劃。
1945年8月9日,日本還被一片恐怖籠罩時,又一顆“原子彈”在日本爆炸了——美軍開始了第二次大規模的信息迷惑,這次更加猛烈,因為長崎已經被美軍的軍艦給完全封鎖了,聯人與人的直接通訊的條件都沒有,美軍又給日本各地傳送信息“長崎被原子彈轟炸”,“長崎消失了”。日本國民真正的開始陷入混亂局麵。
當晚,美國總統杜魯門又向外界宣布美軍在日本長崎投下了一顆原子彈,這次,他向大家展示了更令人吃驚的新聞——在長崎和廣島原子彈爆炸電影資料,當然,實際上是在新墨西哥州爆炸的原子彈的電影資料,隻是角度不同,另外還有美軍用模型製作的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轟炸後的電影資料,在黑白電影中很難分辨真假。
電影資料被展示後,全世界為之震驚,各大報都在頭版刊登了原子彈爆炸的照片和廣島、長崎被“毀滅”的照片。
日本國內已經陷入完全混亂。
同時,幾位原子科學家,包括阿爾瓦雷斯、阿格紐、羅伯特*瑟伯爾等人通過他們的日本朋友給日本政府了一封信,信中詳細的講述了原子彈的巨大威力,並勸日本政府馬上投降。
1945年8月11日,日本通過第三國向美國政府表示了投降意願,不過是有條件投降。美軍也知道了這場信息戰實際取得了成功。但是不接受日本的“有條件投降”方案,要求日本馬上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3日,美軍對日本下達了最後通牒,若不馬上投降,將在東京投放原子彈。當然,這顆將是一顆真正的原子彈。
1945年8月14日,日本表示將接受波茨坦公告,即將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這次信息迷惑戰在神不知鬼不覺中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