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雪19(1 / 1)

手摸不到的地方,就是遠

我常常喜歡一個人待著,有時候可以待上很長時間。安靜地待在自己的房子裏,閱讀、寫作、擦地板、收拾衣物、思考些問題,有時候,什麼也不想,隻是一個人靜靜地享受著孤獨,享受著孤獨中的那份寧靜、平靜和沉靜。那樣的時候,真的很好。沒有憂鬱,沒有悲傷,沒有怨恨,沒有煩惱,沒有太多的興奮與激動……隻有安靜的快樂。

帕斯卡說,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待在自己的房間裏。我不,所以快樂,覺得這種人生狀態是最好的狀態,很美好,很適合自己。

我需要這樣一種自我滿足的感覺,我需要感受到一個真實的自己,需要麵對一個真實的自己,尤其是在我被過於繁雜的生活折磨得無法安寧的時候。

很多人認為我是一個喜歡孤獨、特別安靜的人。我也這樣認為。很長時間以來,我不僅把能夠忍受孤獨作為一種能力來培養,而且還作為一種優點、一種好品質來欣賞。

可沒想到有一天,我竟然會感到很孤獨。一個靜靜的夜晚,我躺在床上,當時才八點多,我很少這麼早上床的。剛拔過牙的牙床部位酸痛酸痛的,頭也痛,發燒,渾身無力。我倒在床上,感到很軟弱,很想依賴一個人,想和一個人說說話,想有一陣電話聲響在身邊如此寂靜的夜晚……許多念頭和思緒飄忽不停地閃爍著。這時候,我意識到了孤獨。

我告訴自己,要學會孤獨,要學會和自己相伴,學會和自己交談。然而,我還是深感孤獨。我想哭哭,想喊喊,想發出些聲音,證實一下躺在床上的人還是原來的那個我,可最終我無法發出任何一種響聲。

我必須伸出手,去尋找一個交流的可能。電話就擺在床邊,腦海裏閃過一個個麵孔,我還是不知道該去撥哪個號碼。記得曾經有人說過,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沒有朋友,而是朋友在你需要的時候都在遠方。我無法想象“遠方”該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手摸不到的地方,就是遠。”這是一篇叫《半島四日》小說裏的一句話。小說講的自然是一個孤獨女人和一個孤獨男人的故事。故事的結局,似乎是孤獨的。

出於自我保護似的,我伸出手,尋找著交流的可能。我需要溫暖,哪怕一點點,我也想抓住它。

手摸不到的地方,就是遠?

是的,手摸不到的地方,就是遠。

我不知道我伸手摸到了什麼?無盡的黑暗,隻能讓人愈加軟弱。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的靈魂都是孤獨的。這是人類共同的宿命。沒有人能解決這個問題,沒有人能改變這種宿命。親情、友情,甚至愛情也不能。但這些感情,是我們所需要的,因為在某些時候,它們是一種慰藉和溫暖,是幫助我們抵抗孤獨的方式,能緩解我們心靈的痛苦,讓我們不至在人世間走一回時顯得過於孤獨與寂寞。

一顆原本應該不存在的智齒,竟能讓我如此軟弱!看來,人身體的強健和精神的強健真的是連在一起的。一個精神再強健的人,如果失去了身體的強健,也是不堪一擊的。一顆小小的牙齒,就能將其打倒。

我們每一個人攜帶的,是我們自己身體。我們必須善待它。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