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雪34(1 / 1)

母親與華樓

1983年的夏天,是母親特別痛苦的一個夏天。多少年後,我依然能夠想到那個夏天。

那個夏天,三十餘載軍旅生涯的父親即將轉業。轉業何處,幾乎成了父親、母親常常爭論的話題。

回家。母親總是堅定不移地說。回家,回家去。

可是,父親想來想去,還是想留在他駐軍所在的這座城市。父親16歲當兵,戎馬生涯,四海為家。他無所謂在哪裏安家。

可是,對母親就不一樣了。

她在故鄉的土地上整整生活了33年。在那片土地上出生、成長、出嫁、生下三個孩子,同樣又在那片土地上將她的母親送進黃土。

母親是名醫生。那片土地上有無數個她接生過的孩子,和她治療過的鄉親。在她的心目中,好像隻有那片土地,才是她的家。在那片土地上度過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生命。她的每一個夢,都是和一個叫華樓的地方有關的。她時時刻刻夢想著回到那裏。

我一直無法忘懷那些日子,常常一覺醒來,還能聽到母親與父親低低的說話聲。母親在說服父親,我知道。

那一年夏天,我15歲了。那個夏天,對我來說,也是一個異常重要的夏天。

中考成績出來了。我因為嚴重偏科,數理成績極差,離重點中學差了幾分。麵對如此不盡如人意的成績,我心情沮喪,不知道該上一所普通高中還是一所技工學校。我不可能有更多的心思去理解母親。

奇怪的是母親一邊念著故鄉,一邊又在替我打算著將來。是她堅持讓我上技校的。理由是我數學太差,即使上高中考大學,也不可能是一個太好的大學。一個不太好的大學分配肯定是個問題,不如上技校,還能解決工作問題。

母親也知道,一旦我上了技校,就意味著我將留在這所城市。

隻要我留在這所城市裏,她肯定不舍得把我一個人孤零零地丟在這裏。

因為她不可能離開我,她就必須放棄回故鄉。母親為我所做的這一選擇,就意味著她必須徹底地與故鄉分離了。

多少年以後,我依然記得母親反複嘮叨的那句話:“這樣,我們就永遠留在這兒了。我們今後再很難回家了。這輩子回家,還能有幾回啊……”

當時,母親一說,眼圈就紅紅的。然而,她的話,沒有人響應。父親忙著找接收單位。妹妹弟弟還小,他們還不能理解。

母親就這樣自言自語度過了那年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