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以方沒有問為什麼,他知道師傅如果要說的話,肯定會告訴他的。
默默的收拾著東西,其實他很舍不得,或許他年齡不大,沒有成人那麼多的離別之情,但他依然舍不得村裏對他那麼好的爺爺奶奶,還有那些打了獵物,或者改善生活了把他拉到家裏去吃好吃的那些叔叔阿姨們,更有那群天天陪著他玩耍的小夥伴,他從小在鳳棲村長大,雖然無父無母,也沒有兄弟姐妹,但師傅對他很好,像父親一樣的疼愛他,村裏的人們也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小朋友們也沒有排斥他,對他都很好,師傅忽然間說要離開,他真的舍不得。
林以方很快的收拾完自己的東西,其實沒多少可帶的,兩套去年師傅給他做的新衣服,三個和小夥伴們一起玩的玩具,一把張叔專門給他削的木劍,用的村口的梧桐木,他找了一條布帶綁著背在背上,木劍是依照他成年前的身型削的,比正常的小一號,如同縮小了劍柄和劍身,平時使用起來略顯長,如今背在身上,卻還可以,不妨礙行動。
林以方收拾完後,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今日鬼節,村裏的人都早早吃過晚飯,安靜的待在家中,幾乎沒人出來走動,平時瘋跑著來找他玩的小朋友也都被各自的爹娘攔在家中,其實誰都沒真正見過鬼,可能那些出去又回來的人會了解一點,但沒人會說出來。
隻是這是祖輩們傳下來的,老一輩的代代相傳,不管你信或不信,自古都是這麼流傳的,很少人會真正的違逆。
空氣中混雜著殘留的飯菜的氣味,還有各家點的香燭之氣,好像還有白天人們燒的紙錢的味道,不知道為什麼,林以方聞著這種種混合之氣,卻覺得很是好聞,精神似也振奮了些。
他也沒見過鬼,雖然他覺得自己的師傅不簡單,他也跟著師傅讀書,看到各種光怪陸離的描述,各種聞所未聞的奇珍異獸,但這些他終歸是沒有親眼所見,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他即便讀的再多,記得再深刻,也終歸不是自身親曆的。
不過他記得書中有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師傅當時教他這句話時,是這麼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臍下三寸藏古今。他聽不明白,隻能按照書中的解釋來看待第一句話,師傅問他可理解,他拿起書道:“舉頭三尺有神明,是指人行事要有自己的準則,不可胡作非為,和師傅講的修身之道一樣,至於第二句,方兒愚鈍,不知。”
師傅沒有給他解釋第二句話的意思,隻是讓他記得便是,轉而問道,“方兒,你說的乃是書中的釋義,倘若你不以書中解釋,自己來說,此句是否可做他解?”
林以方撓著頭想了一下,“師傅,要按照我讀的一字一字,那就是說我們頭頂有神明啊,鬼神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頭頂上,嘿嘿。”
師傅倒被他的孩童模樣逗樂,緩聲說來,“你這麼理解倒也無不可,罷了,或許你將來會看到其他更多的解釋。”
師傅沒有否認他說錯了,但也沒有告訴他鬼神是否真的存在,隻是在後來的學習中,師傅又教會了他,修身修的浩然正氣,則邪魔不侵,鬼神不懼。
“師傅,我能不能和劉爺爺,張奶奶,還有張叔,還有……他們告別啊?”
林以方終究舍不下十年的相處,想在走前和村裏人告個別。
師傅聽到他的聲音,從房間裏走出,看了他一眼,走到燈盞邊去挑了下蠟燭的燈芯,背對著他說,“也好,此去,此生或不可再見,你就去道個別吧。”
林以方雖然不太同意師傅前麵說的半句,卻也知道師傅允許他去和村裏人告別,離別之情忽然間淡了許多,在他看來,將來總是有機會回來看望他們的,放下行李,便小跑著出去告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