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驚雷(2 / 2)

那相貌凶惡的自是那王耀輝,當日他路遇蒙古軍其餘同伴早就死了,也就他、夏辛命大撿回了條性命回來,不過王耀輝的左臉卻是被蒙古補刀的新手捅破了,這輩子不會笑了。

而這馬術高他倆一籌得卻是張順。這些天三人相交下來倒也投緣,劉彰年少常是粘著張順教他練武。

“獐子,這清明時節,你可要回府上?”劉彰卻一頓默然,也許裂痕一旦在人的心裏形成就紮了根似得隻會越長越深除非找到病因,要不裂痕隻會越來越深,直到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誰也過不去。

當日賈主簿入諫朝廷當富國強兵;今日國益福,兵越弱又談何收複故土;又如何重溫嶽武穆踏破賀蘭山缺、直搗黃龍的豪氣,不想被他叔父,賈相爺狠狠得責罵了一通,不過這滁州新軍的念頭倒是讓他折騰成了,劃滁州守軍的錢糧完全受賈主簿他開支。

而劉彰和張順應承可下來卻從未告知於劉伯顏。劉伯顏心裏自是不滿得緊了,這張順尚可不說他,但你劉彰還真是有主見呀,做了決定也不知會他知曉,更別說到底誰是他叔叔,誰是知州大人。

劉彰也是冤得很,年少無知的他怎麼知道,賈主簿怎生這般大膽,竟然繞過了自己叔叔。偏偏又解釋不清。自此,叔侄也找不到往日的熟絡,劉伯顏平日公務繁忙,一有空閑也就哄著自己的兒子。有這心肝小寶貝,就是嬸娘劉錢氏也不怎麼管劉彰的事了;嬸嬸更是對劉彰不鹹不淡,平日即使見到也是隨意打個招呼,應付著禮數;劉彰在這劉府呆得不甚愉快,不過麼倒也沒那搬出來的膽子,接著軍務繁忙,吃住在軍營,長此以往,倒也有幾個月沒見著劉伯顏一家人了。

不過也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獐子這小名著實在軍中攢下不少聲望。“張校尉,劉副尉、王副尉。大人急招,有要事相商。”遠處跑來一員騎兵大聲喝道,打斷了劉彰的思緒。(注1)

“所為何事?你速速道來。”王耀輝高聲喝道“漢賊劉秉忠入書蒙古汗王,王鶚﹑元好問﹑張德輝﹑張文謙﹑竇默諸人附議,蒙古國敵酋忽必烈頒《建國號詔》改年號‘至元’,大軍揮師南侵,我大宋之濠州、盱眙皆陷。滁州之地亦將直麵敵酋大軍。”

那騎兵,跑到三人跟前小聲說道,眼卻不住得打量著四周,生怕這驚天的消息被人聽去一絲半毫。(注2)張順的臉刷的一下變得雪白雪白,打著馬使命得向著滁州城奔去。

身後,劉彰和王耀輝麵麵相覷,愣了一會亦拍馬向著滁州衝去。也許沒有下一次這麼放情的縱馬了,劉彰看著仍是一副咋呼呼模樣的王耀輝想到。

注一:這裏張順的團練副使我相當他為正九品上的仁勇校尉,而兩個團練將,就相當於從九品上的陪戎副尉。所以是這樣稱呼的。

注二:劉秉忠建議忽必烈改元時張文謙等人不在京城,不過為了顯示支持的人多,史官用了春秋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