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木奇和周紹良送走鄧老板後高興地回到辦公室,一個員工過來告訴他們說:

“兩位,劉董在他的辦公室等你們。”

兩人來到董事長辦公室。劉文濤站起來和兩人一一握手,說:

“首先,祝賀你們首次邀約成功。”

周紹良有些謙虛地說:

“可惜還沒有成交。”

劉文濤說:

“不要緊,你們可以繼續跟蹤服務。不過,你們如果繼續像今天這樣談,我想應該很難成功。”

石木奇感到很是意外:

“為什麼?”

劉文濤說:

“我聽了一點你們的談話,我覺得你們至少犯了四個嚴重的錯誤。”

兩人不解其意,差不多是異口同聲說:

“是嗎?”

劉文濤說:

“其一,你們沒有及時鎖定對方的思維。你們在和客戶洽談時,用的全是開放式問句,很少用封閉式問句,這樣就無法形成一條邏輯思維定勢的鏈條將對方的思維有效地鎖定。比如聽完項目說明會以後,石木奇回到洽談室的第一句話是‘鄧老板,你覺得這個項目怎樣?’結果,人家冥思苦想了半天才蹦出四個字‘還可以吧’。在這個時候,你們的問話應該是這樣的,‘鄧老板,這個項目真的很不錯吧?’這樣他的思維隻能在很不錯和不錯之間選擇。因為他是來考察項目的,本來在洽談間時你們已經對公司和項目作了比較詳盡的介紹,再加上當時的氣氛和劉總精彩的演講,他的答案隻能是很不錯,或者是不錯。而現在你們的問話則可以有無數個答案,讓對方的思維在這無限大的思維空間裏自由地遊蕩。因此,你們下麵的談話就沒有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如果你們按我們剛才的思路問下去,那麼,你們的對話便會形成這樣的結果:

‘鄧老板,這個項目真的很不錯吧?’

‘真的很不錯。’

‘那你準備投資二百畝還是三百畝?’

‘初次接觸這個項目,少投點,二百畝吧。’

‘行,我去公司看看,給你找一塊最好的地。這樣幾年以後你就會有最好的回報。你是上午簽單還是下午付款簽單?’

‘上午吧。’

‘那行,需要我陪你去取錢嗎?或者是我在財務部等你?&39;

‘我現在就去取錢,你在財務部等我吧。’

“如果能夠這樣,你這一單就算基本成功了。可現在,他對你們的答複是需要回家商量商量。知道什麼叫商量嗎?商量商量,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