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他們一連問了十個人,個個都說薑是地裏長出來的。那人啞口無言,隻得把毛驢給了對方。可他還是不服氣,說:“驢你隻管牽走,但薑還是從樹上長出來的!”
不宜動土
張三很迷信,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翻翻皇曆,看看是否吉利。
他家的後牆眼看就要倒塌了,他想請人拆掉重修,一查皇曆卻一連好幾天都記著“不宜動土”,隻好暫時放下這件事。
這天,後街的李二請他吃酒,他又翻開皇曆,一看上麵寫著“今日不宜出門”。他不敢出門,可又舍不得白白放過這頓酒肉,就苦思冥想起來。終於他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從後牆爬過去,這樣就不怕犯出門的禁忌,又能吃上酒席。主意拿定,他便搬來一架梯子,爬上後牆。誰知“轟”的一聲,他連人帶牆倒了下來,泥土把他壓得隻露出一個頭。
張三的兒子聽見呼救聲,慌忙跑來了。不想兒子也是個皇曆迷,不敢貿然地救出父親,立即轉身回去查皇曆。兒子見皇曆上一連三天都寫著“不宜動土”的字樣,趕緊回頭告訴父親:“爹呀,皇曆說這三天不宜動土,你忍受一下,過了三天我再來救你吧!”
全家呆
從前,有一戶人家,老母親、兒子、媳婦、孫女兒,一共四個人。
一天,老母親叫兒子去買肉,關照說:“路上當心點,不要被狗吃掉肉。”兒子到肉店買好肉,請店裏的人在肉皮上寫上“狗勿吃肉”四個字。
他拎了肉,半路上碰著一個朋友,兩個人立定了說閑話。
朋友說:“我有個兒子現已二歲,你的女兒也剛好一歲,兩家配個親吧。”他一口答應,講話的時候肉被狗吃了,手裏隻剩根繩子,他沒有發覺。回到家裏,妻子問:“肉呢?”他一看肉沒有了,就說:“不要緊,狗會送回來的,我有字寫在上麵。”
他再把配親的事告訴妻子,妻子一聽,當即跳起來,嚷道:“你這個呆子呀,人家兒子二歲,我女兒一歲,大了一倍,將來女兒二十歲,女婿四十歲了,你要讓女兒嫁給老頭子啊?”兩人為了這事,吵鬧了起來。
老母親聽見了,跑出來問:“啥事啊?”媳婦就把女兒配親的事講了一遍,婆婆一聽,說:“這樁事情不要緊,放心好了,孫女兒今年比人家小一歲,明年就同歲啦,明年對親不是一樣歲數啦!”
大家一聽,都說:“對!對!對!”為此大家高興不已。
空城計
一天,村裏來了個戲班子,唱的是三國戲《空城計》。有個外號叫“三國迷”的人很想去看,但又怕家裏沒人看門,被賊子光顧。他想呀想呀,突然把腿一拍,自言自語地說:“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放著孔明的空城計,為何不用?真是枉讀《三國》!”於是,他把大門敞開,門口掛上燈籠,屋裏燃著燈燭,悄悄地出去看戲。
看戲回來,他一一清點家裏的物件,發現沒少一針一線,不禁大喜,連連稱讚孔明:“果是神人也!”
不久,村裏又來戲班唱三國戲。三國迷又在家裏擺上“空城計”,出去看戲。誰知回來一看,家裏被賊子偷得幹幹淨淨,隻剩下一本殘舊的《三國演義》。他一邊哭罵孔明,一邊翻開《三國演義》,將書上孔明的名字,用小刀一一挖掉。
這天,三國迷又在大罵孔明,一個說書人見了,說:“自己幹了蠢事,怎能算到孔明的賬上去?你再翻翻《三國》,看孔明有沒有兩次用‘空城計’?”三國迷頓時啞口無言。
愚人遇賊
有兩個人結伴出門,來到深山野嶺,突然遇著一個攔路打劫的強盜。其中一個跑得快,一下子逃脫了,在密草叢裏躲了起來;另一個被強盜抓住,剝去了他的白布外衣。
這件白布外衣是精細料子做的,裏麵藏有一枚金錢。這人對強盜說:“我能用一枚金錢贖回這件外衣嗎?”強盜立即追問:“你的金錢藏在什麼地方?”這人說:“你還給我外衣,我就給你一枚金錢。”
強盜真的把外衣還給那人,那人立即從衣領上把那枚金錢取出來交給了強盜,說:“這個錢是真金鑄的,你不信就去問問和我同行的冶金師傅,他藏在前邊的草叢裏麵哩!”
強盜再次搶走那人的外衣,然後到密草叢裏捉住冶金師傅,將他身上的財物搜得一幹二淨。楊修智悟丞相題字
楊修(公元175—219年)是東漢末著名的文學家,他才思敏捷,多智謀,曾做過曹操的主簿。曹操因楊修有智有謀,又是袁術之甥,慮有後患,遂借故殺之。
楊修做曹操的主簿時,有一次主持建造丞相府的大門。一天,門框已成型,正在構建門頂的椽子,曹操來現場察看,看完後在門上題了一個“活”字便走了。楊修看見門上的“活”字後,馬上命工匠拆掉大門重做,工匠不解其意,楊修對他們說:“門中有‘活’是闊字,丞相的意思是這門做大了。”又有一次,有人送給曹操一杯奶酪吃,曹操喝了幾口,便在杯蓋上寫了一個“合”字,命人把杯子傳給眾大臣看,大家看了不明白他的用意,楊修接過杯子看完題字後就喝了一口,說:“‘合’字,拆開來就是每人一口。”曹操見了,很賞識楊修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