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富蘭克林起身,以高雅、謙遜的神情說:“請為我們尊敬的喬治·華盛頓幹杯!他命令太陽和月亮站住不動,而它們果真就踏步不前了。”
隻有驢子反對
議員在偏僻的鄉村演說,結束時他說:
“工黨戰勝保守黨,這不會有人反對吧?”話音剛落,隻聽會場附近的驢子叫了一聲,於是聽眾大笑。可議員借機又說:“你們看到了吧!事實證明,隻有驢子反對!”
三次鼓掌
富爾頓·希恩(1895年—1979年),美國羅馬天主教牧師、教育家,1951年因其對神的忠誠和努力而被封為主教。他不僅勤於著述,而且極富表達能力。
一次在巴得莫爾港埠,希恩主教在一個有眾多教派參加的集會上演講。當他出現在台上時,受到人們熱烈的鼓掌歡迎。他舉起一隻手讓大家安靜下來,然後說:
“當你們在我開始講話時向我鼓掌,那是給我以信心;如果在我講話的中途你們再鼓掌,那是給我以希望;但是,我親愛的朋友們,假如你們能在我講完了話以後再鼓掌,那就是你們擁有了博愛。”
招兵有道
目前,美國仍是誌願兵製。其實,美國軍方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請心理學家想好了一番安慰的話,這種招兵詞比講大道理還有用。
他們是這樣勸人當兵的:
如果是打傳統的常規戰爭的話,不用擔心你當了兵就會死。當了兵有兩個可能:一個是留在後方,一個是送到前線。留在後方沒有什麼可擔心的。送到前線又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受傷,一個是沒受傷。沒有受傷不用擔心,受傷的話也有兩個可能:一個是輕傷,一個是重傷。輕傷不必擔心,重傷的話也有兩個可能:一個是能治好的,一個是治不好的。能治好的不必擔心,治不好的也有兩個可能:一個不死,一個是死。不死的話不用擔心,死的話嘛……也好,因為你已經死了,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機智的致詞
1947年,英格麗·褒曼第二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她領獎時稱讚與她角逐最佳女配角的範倫丁娜。在發獎大會上她說:“原諒我,範倫丁娜,我並沒有打算贏的。”
基辛格在一次宴會中致詞:
“各位外交官先生,你們的周圍都是新聞記者,說話得要留神,各位記者先生,你們的身邊都是外交官,對他們的說話別太認真了。”
1948年,珍惠曼因在《心聲淚影》中成功地扮演了聾啞人而獲獎,她致詞隻一句話:
“我因一句話沒說而得獎,我想我該再一次閉嘴。”
高級軍官的素質
曾任美國紐約陸軍國民警衛隊副長官的哈蘭德少將,在西點軍校一次畢業典禮上,對軍隊領導人必須具備的條件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作為高級軍官,必須做到:
(1)“懶惰”——放手讓其他人(部下)工作。
(2)“異想天開”——相信別人都會各盡職守。
(3)“頭腦簡單”——要求去幹所謂“辦不到”的事情,甚至最終看來仍然是“辦不到”的事情。
(4)“硬幹”——相信會把工作做好。
(5)“無知”——求知心切,永遠把自己當作學生,問一些“傻”問題。
(6)“愚蠢”——工作刻苦,有獻身精神,卻幾乎不要物質獎勵。
(7)“厚臉皮”——當別人都畏縮不前時能挺身而出。把盡職看得比“烏紗帽”重要。
(8)“狂妄”——敢於懷疑“大人物”提出的某些設想的合理性。
(9)“輕視權力”——隻要對其他人(同級、下級和上級)有用,就把自己掌握的情況無保留地公開告訴他們。
(10)“無紀律”——沒有上級的命令就按正確的行動步驟自作主張去處理。
(11)“自認無能”——為了把任務完成好,盡管有損於自己的聲譽,也能勇於請求他人幫助。
(12)“懦弱”——有意使自己周圍的人都具備優秀領導的條件。
一係列貶義詞,在這裏卻得到正麵的解釋。
表演報告
美國一位大學校長運用實際表演法作報告,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一次集會時,校長麵貌嚴肅、戴方帽、穿禮服登台,隻講了幾句開場白,就從口袋裏掏出筆記簿寫著什麼,然後把筆記簿丟在地上。又掏出香蕉,吃後把皮隨手扔掉,然後是糖果、花生,最後竟把泡泡糖的渣也吐在台上。
在學生們不忍看下去時,校長講道:“各位同學,大家已經看清楚了。從現在起,我們共同維護校園的整潔吧!報告完了。”
美國人的敬酒辭
在美國,宴會上以敬酒辭祝酒的習慣相沿已久。這些敬酒辭簡短、幽默,富有意義。
一百年前,美國人的祝酒辭是:
謹以此酒敬當年種玉蜀黍的人,喂鵝的人,製鵝毛筆的人,寫獨立宣言的人。
還有一種古老的敬酒辭是這樣的:
願我餓的時候有牛排吃,渴的時候有裸麥威士忌喝,窮的時候有鈔票,死的時候上天堂。
美國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諺語:“今天該做的事不可擱到明天。”相當於中國人的“今日事今日畢”。有人把這諺語改為新年敬酒辭:
要想避免麻煩,這兒就有一個輕而易舉的法子:今天不該做的事,總要擱到明天。”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近百年世界著名的八大演說家之一的馬丁·路德·金,有過這樣的祝酒辭:
我們不是該做的“我”,我們不是想做的“我”,我們不是將做的“我”。但是,感謝主,我們不是昨日的“我”。
美國著名報人賀蘭德在敬酒時勾勒出一個理想議員的形象:願主賜給我們一些不為官欲所害的人,不為利誘所動的人,有見解又有意誌的人,愛榮譽的人,不謊騙的人。
演講的結束語
“古人說:‘笑在最後笑得最好’。我想諸位應堅持一下,以享受我演講中最後的笑聲”。
“酒宴上的來賓飽餐了一頓雞鴨魚肉後,主人端上最後一道名菜:燴熊掌。吃還是不吃?我建議來賓們還是應該再堅持一下,嚐嚐鮮。”
“我今天的愛情心理就講到這裏,隻要按我說的去做,保你們個個打光棍——當然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今天,我談了城市發展的未來前景,我堅信未來五十年後,在座的各位都有一輛小轎車。不過,今天還得委屈各位去擠公共汽車了。”
“你們對我這樣好,我實在不想結束。”
“今天晚上離開時,希望大家記住一件事——你的停車位置。”
重複詩
北宋雍熙年間,有位大詩人作了首《宿山房即事》詩:
一個孤僧獨自歸,
關門閉戶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時分,
杜鵑謝豹子規啼。
這首詩,每句都使用三個同義詞,有意去犯重複的毛病,其目的是加深印象:“一”,即“孤”、即“獨”;“關門”,即“閉戶”、即“掩柴扉(門)”;“半夜”,即“三更”、即“子時”;“杜鵑”、“謝豹”、“子規”,是同一種鳥的不同名字。他還有《詠老儒》詩,也是這樣的:
秀才學伯是生員,
好睡貪鼾隻愛眠,
淺陋荒疏無學術,
龍鍾衰朽駐高年。
前兩句用詩完全同義:“秀才”,即“學伯”、即“生員”;“好睡”,即“貪鼾”、即“愛眠”。後兩句應該說是近義詞:“淺陋”、“荒疏”、“無學術”,在意思上相近但有差別;“高年”(年事已高,歲數大)者有“龍鍾”、“衰朽”,但未必一定如此。這兩首詩,意思自然,選詞頗具匠心,堪稱妙語。
孔子讚
米芾不但行為癲狂,有些事平常人做不出的;而且說話寫文章也很奇怪,也常是別人所不能說、不能寫的。
他曾這樣讚美孔子:
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孔子以前,未有孔子;
孔子以後,更無孔子。
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說這是“大實話”也好,“廢話”也好,也隻有米癲才說得出來。
四留銘
宋朝的王伯大,是嘉定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資政殿大學士。他正直、清廉,受到天下人的崇敬。他說過這樣的話:
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
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
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
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
這是為人稱道的《四留銘》。作為封建社會的官員能時刻想到留下自己的巧思給造化(自然),留下自己的榮祿給朝廷(國家),留下自己的財產給百姓,留下自己的福蔭給子孫,是很難得的。
堵“後門”
蘇軾、蘇轍兄弟在京當官時,有一個老友來訪,想求他們幫忙,弄個一官半職,但過了好久都沒聽見回音。
有一天,那人見了蘇軾,說:“請您給想想辦法吧!要不,您讓令弟給我幫幫忙也好。”
蘇軾半天沒說話,過了一會兒,卻給那人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窮得混不下去了,想靠盜墓弄些錢財。他連挖了幾個墓,一無所獲。看到跟前有伯夷、叔齊墓,就先挖開了伯夷的那個墓,裏麵有人歎息道:‘我伯夷在首陽山挨餓,瘦成了一把骨頭,我是無法滿足你的要求的。’盜墓人聽了,懊喪地說:‘那我隻好再把叔齊的墓挖開,碰碰運氣!’伯夷說:‘你還是到別處另想辦法吧!你看我這般模樣。就知道我老弟那裏也是無能為力的了!’”
這個求蘇軾幫忙的人聽了,知趣地走了。
人有人一體
鄭板橋立了在書法上“熔鑄古今”的大願,臨寫名家書法帖,甚至睡在床上,也用手在被子或身上畫來畫去,練習寫字。有一次,他不小心畫到妻子身上,他妻子說他:“真怪!人有人一體,你體還你體,你這是幹什麼呀?”
鄭板橋聽了,猛然醒悟,覺得應該有所創造,有自己的“體”。於是,他把畫蘭竹的方法融入筆法中,成了獨特的“板橋體”。
論用錢
我國清代文學家袁牧曾這樣規勸過他的一位“富而不仁”的朋友:
善用錢者,錢雖少,除自身享用外,仁粟義漿,皆錢為之;不善用錢者,錢雖多,除妻子奴仆有怨言外,招尤惹禍,亦皆錢為之。
對於金錢,許多文學家借作品中主人公之口,都有精辟的議論,像莎士比亞、巴爾紮克都這樣寫過,並且入木三分。但對於如何用錢,似乎還沒有人像袁牧這樣,說得入情入理,發人深省的。
義和拳咒語
義和拳,源於天理教,以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八卦為符號分支設壇。
北京義和拳教授拳法時,教師要在學拳的人耳邊念咒語。其中有一種咒語是:
天靈靈,地靈靈,奉請祖師來顯靈,一請唐僧、豬八戒,二請沙僧、孫悟空,三請二郎來顯靈,四請馬超、黃漢升(即黃忠),五請濟顛我佛祖,六請江湖柳樹精,七請飛鏢黃三太,八請前朝冷於冰,九請華陀來治病,十請托塔天王、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率領天上十萬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