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5
清客十字令
以前,人們把那些不做官卻又有才幹、有人品的人,稱為清客。清客是些什麼樣的人呢?清末,在北京有人編了“清客十字令”:“一筆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圍棋,六句昆曲,七字歪詩,八張馬吊(紙牌名,4人入局,人各8張),九品頭銜,十分和氣。”
這樣的描寫,已是惟妙惟肖了,後來,有人又各續二字,變成:
一筆好字不錯,
二等才情不露,
三斤酒量不吐,
四季衣服不多,
五子圍棋不悔,
六句昆曲不推,
七字歪詩不遲,
八張馬吊不查,
九品頭銜不選,
十分和氣不俗。
這種解釋,於妙中又可以稱奇了。
七不嫌
古人有“七不嫌”之說,講的都是人生活中的實在事。有哪些不嫌呢?
饑餓得粗食,不嫌;
徒行得劣馬,不嫌;
行久得座位,不嫌;
久貧得薄酒,不嫌;
口渴喝涼水,不嫌;
趕路乘小船,不嫌;
遇雨進小屋,不嫌。
以水祝壽
有一個窮秀才,為他的朋友祝壽,沒錢買酒,拎了一瓶水去。到朋友家,他把水倒出來碰杯,說:“君子之交淡如”,隱去“水”字。朋友應聲回答:“醉翁之意不在”,隱去“酒”字。兩人相對而笑。
他們借用的都是古文語:“君子之交淡如水”,出自《莊子·山木》;“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歐陽修《醉翁亭記》。隻思現在
民國時期,有個文人黃藹農,很會保養自己。有人便請教他:“你有什麼養生術嗎?”
黃藹農說:“哪裏有什麼養生術!我生平不思過去,思過去徒增懊惱;不思未來,未來不可知,思亦無益;隻思現在,現在生活大好,雲何不樂?”
許地山夫婦愛情公約
我國30年代著名作家許地山結婚之後,在相當一段時間與夫人常為小事鬧矛盾,有時甚至爭吵起來。後來,兩人協商訂了一個愛情公約,其中包括下列內容:
夫婦間凡事互相忍讓。
如意見不合,在大聲說話前各人離開一會。
各以誠相待。
假日工作完畢,夫婦當互給肉體和精神的愉快。一方不快時,當互省日間未了之事及明日當做之事。從此後,他們都按“約”辦事,互相遵守,彼此間相處得十分融洽,感情的裂縫完全修補好了。
巧背圓周率
據說,解放前江南某名山上有座寺廟,山下有所學校。教書先生每天讓學生背圓周率,要一直背到22位,即3.1415926535897932384626……然後,他就上山與和尚對飲去了。
學生們背不來,很著急。一天,有個聰明的學生用先生喝酒的事編了順口溜,與數字諧音。這一來,人人都能背了。這幾句話是:
山巔一寺一壺酒,(3.14159……)
爾樂苦煞吾,(……26535……)
把酒吃,酒殺爾,(……897932……)
殺不死,樂爾樂。(……384626……)
教書先生聽了,哭笑不得。
畢加索冷對侵略者
世界著名繪畫大師畢加索畢生反對侵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人經常出入於巴黎的畢加索藝術館。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冷冷的接待。
一天,畢加索發給每個德國軍人一幅他的名畫《格爾尼卡》的複製品,這幅畫描繪了西班牙城市格爾尼卡遭到德軍轟炸後的慘狀。
一位德軍軍官指著這幅畫問畢加索:“這是您的傑作嗎?”
“不,”畢加索嚴肅地說,“這是你們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