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從布衣到天下共主的博弈之道51(1 / 2)

第三節 值得玩味的臨終遺言

劉邦晚年有有兩件事最痛苦:一件是廢立太子未能成功,一件是盧綰造反。

曆經千辛萬苦,劉邦除掉了韓信、彭越、英布等幾個讓他感到頭痛的異姓諸侯王。雖然,這一連串的叛變並沒有給國家造成太大的傷害,但是諸侯造反的骨牌效應也從一個角度反映了漢王朝建立後,劉邦在帝國管理和博弈中的不成熟。

劉邦在管理方麵的確缺少經驗,從年輕時代起,劉邦就習慣於做鬆弛組織的領導者,主要是以其人格魅力和豁達的處世態度取勝,至於有係統性的組織管理,他不懂,也從未花大力氣去琢磨這方麵的東西。漢朝建立後,雖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國家製度,但足如何管理諸侯國,這對於他來說,形同瞎子摸象。

如果說其他諸侯造反是因為受到了劉邦的猜忌、劉邦容不下他們的存在,這讓劉邦還感到可以理解的話,那麼盧綰造反讓劉邦怎麼也想不通。因為,盧綰和劉邦同年同月同日同鄉裏生,從小和劉邦就是好朋友,惟劉邦的馬首是瞻,追隨劉邦那麼多年,一直忠心耿耿,劉邦對他也信任有加,按理說,盧綰是不應該造反的。但是,盧綰的的確確造反了。

盧綰的造反,對劉邦而言,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聽到盧綰造反的消息,劉邦無可奈何地說:“盧綰果然造反了!”隨後便一言不發,絕對沉默。

不僅是劉邦,就是從沛縣一直跟隨他征戰天下的那些死黨們也難以接受盧綰造反的事實。在處理盧綰造反事件時,屬於呂後派的樊噲,明顯有放水之嫌。

不久,劉邦的病情惡化,傷口不易愈合。

禦醫對劉邦病情的判斷非常悲觀,但呂後還是到處訪求良醫。經人介紹,一名治疔金瘡頗有名氣的江湖醫生替劉邦診斷後,說劉邦的病還可以治疔。

呂後立刻把這個好消息轉吿了劉邦。

劉邦卻說:“江湖郎中的話不可信。我以平民身份靠三尺寶劍而取天下,這都是天命啊!如今我天命已盡,就算扁鵲再生也沒有救了!”

於是,劉邦不準這位醫生給他治病,賜金50斤,讓他走了。

呂後見劉邦心意已決,也不強求,便問:“陛下百歲以後,蕭相國年歲也己大了,他死後,誰可代為相國?”

劉邦說;“可用曹參!”

呂後接著問:“接下來呢?”

劉邦說:“可用王陵,隻是這個人比較憨直,可用陳平做其副手。陳平智慧多,但意誌力不定,難以單獨負責。周勃個性豎強,厚重少文,為人穩重,可以任命他為太尉。”

呂後再問:“接下來呢?”

劉邦笑著說:“接下來的事,你也不用知道了。”

這是劉邦最後的遺言,這番遺言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後來的曆史事實表明,劉邦的確是位大智若愚的人,不難看出他對每位部屬的觀察和了解是多麼到位,這或許就是韓信所說的自己善於帶兵,而劉邦善於帶將的原因所在吧!其實,這也是漢王朝能夠戰勝劫難,迎來文景之治和漢武鼎盛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