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3
顓頊的故事
北方天帝顓頊是個天生的音樂家,十歲時已能彈琴弄瑟,當他成為北帝之後,常令飛龍效仿風聲,豬龍婆做樂師來配樂。他的音樂天賦一脈相傳給他的後世子孫,其中的一個兒子“老童”不僅深諳音律,就連說話也似敲鍾擊磬;他有一個玄孫叫做“太子長琴”居住在北海外的“榣山”,更是創造出許多美妙動聽的樂曲,名傳千古。顓頊雖然是四大天帝中功績最少,能力最弱的一個,但他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在玉皇大帝跟前留下了極好的印象。由於玉皇大帝與西王母為感情的事冷戰,令玉皇大帝心中煩悶,於是在某一天,他把顓頊召了來,讓他來代替自己治理天下,自己尋了個人間仙境獨自個靜修去了。實際上在這段時間裏,天地再生異劫,玉帝為解劫而身負重傷,在很久的時間內都無法再動用神力。
顓頊是個野心家,一但身居高位,手掌大權,立刻就開始想辦法對付比自己更加有能力與威望的其他三大天帝。他先是派大神重與大神黎去隔斷了天與地之間的通道,從此斷絕了神人之間的往來,讓民間疾苦再也無法上訴到天上。不過他這番居心不良,竟也無意中成全了一個癡人,北山愚公。北方太行、王屋兩山高有萬仞,能直通天庭,但它們阻礙了北山居民進出的道路,愚公下決心要挖開大山,造福後世子孫,這份理想與決心雖然超凡,但畢竟人力時有而窮,得重與黎搬走大山後,北山中的百姓因為交通的方便,生活的素質得到了提高,不能不歸功給壞心做好事的顓頊。
通道既絕,顓頊就開始胡作非為了,特別是他的幾個兒子,更是把天上人間全部搞到亂套。顓頊最早生的四個兒子中,前三個都是生出後不久就夭折了。第一個死後住在江水中,變做了“虐鬼”,散布瘟疫疾病給世間;第二個死後住於若水,叫做“魍魎”,專門叫人生瘡害病或者驚嚇小孩子;第三個死在正月三十,最喜歡穿破衣喝稀粥,人稱“送窮鬼”,他進了誰家的門誰家就會很快衰敗,一窮到死。除此外的第四子叫做檮杌,凶頑無比,整天胡作非為!又有人身龍頭的計蒙神,雙頭長蜂的驕蟲神,足跡過處有國敗國有家敗家的耕父神等等各類妖神為禍人間,攪得天地上下混亂不堪。顓頊還對不滿意他作為的神人們嚴酷壓迫,最終導至人神共憤,當西方天帝少昊死後,水神共工集合西部各路神仙異人,發兵討伐顓頊。
顓頊早有準備,雙方一場大戰,共工的部隊被擊潰,但想不到共工調來五湖四海之水,一氣水淹北地八千裏,這時伏羲也發來援兵,東西兩路合圍之下,顓頊被困死在不周山。顓頊死後借山蛇的身體轉世,重生後法力全失,他的天帝生涯亦從此結束了。
黃帝的故事
透過水神共工叛亂一事,玉皇大帝發現神人混居令到地上的人類部落都擁有著強大的力量,雖然自己不在,但隻是一個小小的水神共工就能把顓頊逼死,作為天地人三界最至高無上的他,絕對不能容許天界的權威受到威脅。於是他派自己的大兒子軒轅帶著神通法力,轉生到人世。
軒轅在人間的名字叫做黃帝,黃帝長大之後,順理成章地成為中央一萬二千裏的大帝,娶了個老婆叫做雷祖。雷祖對穿著十分的講究,設計出了很多款式的衣服給大家穿,因為有了雷祖,女人們不再穿得衣不蔽體,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情況也在這個時代漸漸被改變了。黃帝成為中央天帝之後,馬上對百姓說了這麼一段話:現在天下由五個大帝統治,我們中央這塊地方整天受到來自四個方向的部落的欺負,守邊疆的士兵們每天晚上連睡覺都要穿著甲胄準備隨時打仗,這種狀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經過全民總動員,黃帝率領著大軍橫掃東西北三方,伏羲的退隱、祝融的內應加上顓頊部落的衰落,三個方向的強域很快便落入了黃帝的手中。於是黃帝把目標鎖定在四方天帝中最強大的炎帝部落上。炎帝部落的人個個英勇善戰,特別是其中的誇父族人,全部都是巨人,能夠以一敵百,玉皇大帝當然不會讓自己的兒子白白送死,於是派出幾乎全數的天神參戰,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風伯雨師雷公電母等。黃帝發動突襲,炎帝部落的人哪裏抵擋得住諸神的地水火風,一夜之間就敗退了幾千裏,之後炎帝雖然親自帶隊敵住黃帝的大軍,黃帝手下盡是天兵天將,雙方在實力上相差太遠,炎帝最後退守不老山,鬱鬱而終。從此神州一統,黃帝成為第一個統一天下的人。因為炎帝以仁愛得天下,而黃帝是靠武力得天下,至今華夏子孫稱自己為炎黃子孫的時候,都要把炎帝排在前頭。
炎帝雖然死了,但要讓他的子民聽話可一點兒也不容易,而且黃帝的暴力手腕令愛好和平的南方百姓十分的反感,這時候蚩尤出現了。蚩尤天生銅頭鐵額,牛首人身,四眼六手,本是炎帝帳前的一個小兵,但他是神與妖的兒子,不但力大無窮,還善使法術。炎帝死後,他便矢誌為主複仇。蚩尤看起來雖然粗魯,但他卻不是一個頭腦簡單的普通莽夫,他先是投靠到黃帝的手下當兵,經過努力,竟被他策反了風伯雨師這兩大神人。得到風伯雨師之助,蚩尤便返回南方,舉旗一召,應者如雲,上古時代最激烈最慘烈的戰鬥便拉開了帷幕。
黃帝手下的大將有蒼頡、風後、神皇、力牧、常先、大鴻、離婁(千裏眼)等,神將則有寧封子、應龍、北極玄靈(魃)、雷父電母、四海龍王等,但這麼強大的力量,依然隻能與蚩尤戰成平手,最初的涿鹿之戰更是被蚩尤打得大敗,幾乎全軍覆滅。之後又打了幾場仗,黃帝都是敗多勝少,這時士兵的士氣都十分低落,為了鼓舞眾兵將,黃帝竟派人去東海流波山,把自己的老朋友“夔”殺“死”,剝皮做鼓。夔是獨腳怪獸,擅長用石子打人,他與黃帝交易的條件就是死後可以升入天庭,他成仙後的名字叫做赤腳大仙。黃帝又在雷澤殺掉人頭龍身的雷獸(伏羲之父?),抽出骨頭做成鼓槌,有了這麵神鼓後,兩軍再戰前,便先擂九通神鼓,響天震地,軍心大振,與蚩尤的大戰也開始變得有勝有負起來。再後來黃帝得到西王母的陰符經兵法(一說為《黃帝玄女兵法》),在戰神天皇大帝的關門弟子九天玄女的協助下,設下太一遁甲陣才打敗蚩尤,斬之於鹽湖湖畔。帝俊的傳說
黃帝之後的天帝叫做帝俊(帝嚳)。帝俊這個人比較賢明,深知天下初定和為貴的道理,一有時間就發展生產,在他的統治下,混亂的人間終於平靜下來,人民漸漸吃得飽穿得暖,總算過上太平的日子。帝俊在閑暇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遊覽名山大川,在十餘年間,他先後認識了他後來的四位人間妻子薑、簡狄、慶都與常儀。攜美同遊當然是人生快事,但俗話說上得山多終於遇虎,在一次遊雲夢大澤的時候,當地土霸王房王竟然率眾把他與隨從們圍困起來,無知的蠻族人竟想殺帝俊而代之,成為掌控天下的大帝。玉皇大帝大怒,馬上派神龍盤瓠下界,附身去到帝俊的愛犬身上。再說帝俊被困後,貼出了重賞的榜文,提到如果誰能殺了房王,不但能獲得大量的財物,還能娶到自己美麗的女兒。想不到當晚房王就被盤瓠咬死,並把頭銜來帝俊的跟前,於是帝俊的女兒就嫁給了父親的愛犬。盤瓠是神仙下凡,見帝女肯為一隻狗而遵守誓言,心中十分感動,也愛上了這個心地善良,有情有義的姑娘,便口吐人言,講出自己原是神仙的真相,並告訴帝女隻要把自己放在一個金鍾裏七天七夜後,就可以恢複人形。可惜後來帝女因為好奇而提前打開了金鍾,令盤瓠功虧一簣,腦袋還保留了狗頭的形狀。盤瓠與帝女生有六男六女,成為後來很多個民族的祖先。
玉皇大帝覺得帝俊很會治理天下,於是化身九天真王,傳了他一本修道的仙書讓他得道成仙,代替自己來擔當天帝的工作。那時候沒有西遊記時代那麼多文臣武將,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說起來好像權力最大,其實乾坤百廢待興,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看到帝俊這麼能幹,他馬上把這個重擔給轉移了。
帝俊當天帝的日子並不長,因為萬年一輪回的天地浩劫已近在眼前。離開了人間的妻子(薑嫄、簡狄、慶都、常儀),帝俊娶了女神後羲和與常羲兩姐妹作為自己新的皇妃,不久後羲和生下了十個太陽,而常羲則生下了十二個月亮。
二郎神的故事
話說這一天,在靈宵寶殿上,玉皇大帝為了妹妹私下凡間與凡人定情之事大發雷霆,為了防止人類力量的增強,築固自己天帝的統治,在顓頊時代,便已定下神人不可交配的天宮禁令,連天梯也全拆了,想不到自己的妹妹竟帶頭違抗自己的意誌,產下逆子楊戩。為了自己的權威,玉皇大帝把心一橫,竟把自己的親生妹妹壓在桃山之下。(也許是不把從人君升為天帝的帝俊放在眼裏,在那一段時期裏,仙女思凡的事件發生得很頻繁,玉皇大帝家的就有七仙女與董永,六仙女與砍柴郎,九仙女與湯郎中等“家醜”;另外還有著名的牛郎與織女事件,桃花仙子、杏花仙子姐妹的悲慘遭遇、蓮花仙子與藕郎的一世情緣等等)
十七年後,他妹妹的“逆子”楊戩長大成人。因為是天帝一脈相傳關係,楊戩仿佛擁有無限潛能,經過玉鼎真人的悉心指導,十七歲上已經練成可以傲視乾坤的神通,特別是在他得到三尖兩刃刀後,武功神通的進步更達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救母心切,他一刀劈開桃山,驚天動地,玉帝大怒,乘著楊戩去找水的功夫,把自己的大妹活活曬死在山石之上,而劊子手正是十太陽。十太陽第一次一齊出來玩,開心得要命,想想總是待在那麼小的扶桑國,實在是太悶了,天空這麼廣闊,玩起來實在是太過癮了,但他們有聖命在身,曬死楊戩生母便得下山了,正在戀戀不舍的時候,二郎神已經趕了回來,悲憤交加的他,一氣砍倒了九個太陽,最後一個太陽急忙向西跑,楊二郎拚了命地追,因為楊戩還不會飛行的法術,一追一逃來到了西海岸邊時,楊戩看看過不了汪洋大海,於是把三尖刀變長,一左一右挑起兩座大山來當過海的墊腳,繼續追,最後一個太陽差點嚇昏了過去,越過西海後,一頭紮進灌木叢裏去等死,幸好在這個時候西海龍王三公主把楊戩攔了下來,因為他擔山追日的緣故,西海幾乎被他砸開了鍋,蝦兵蟹將死傷無數,楊戩在美麗溫柔的三公主麵前,終於放下屠刀,昏迷過去,醒來後他與三公主成了親,移居在灌江口。
沉香救母
漢代有個書生叫劉向,上京趕考時,順道登華山一遊。華山上有一座神廟,廟神華嶽三娘是一位美麗善良的仙女,自從被王母派遣到華山後,一直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這天,她正在廟中吟歌曼舞,消磨時光,突然發現一個書生跨進了廟門。她急忙登上蓮花寶座,化為一尊塑像。走進大殿的劉向,一眼就看到了三娘的塑像俊麗、溫柔、安閑,劉向被深深吸引住了,心想要是能娶她做妻子該多幸福啊!可惜這隻是一尊沒有情感知覺的雕像。劉向懷著深深的遺憾,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取出筆墨,深情地在牆上抒寫了自己對三娘的愛慕之情。
三娘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中不禁百感交集。麵前這個書生多麼英俊倜儻,文采斐然,他對自己滿懷深情,而自己又何嚐不被他深深吸引,又何嚐不愛戀他呢?可是,一個是上界仙女,一個是下方凡人,又哪能締結姻緣呢?目送悵悵離去又依依不舍的劉向,三娘再也不能平靜了。她沉吟再三,終於決定不顧天條禁令,要與劉向結為夫妻。於是,三娘便化為一民間女子,追上劉向,向他道出了真情,從而二人兩情依依,結為伉儷,恩愛無比。劉向考期將臨,三娘已有孕在身,依依惜別之時,劉向贈給三娘一塊祖傳沉香,說日後生子可以“沉香”為名。二人十裏相送,難舍難分。
劉向在京城一舉中榜,被任命為揚州府巡按。就在他走馬上任之時,華嶽三娘卻遭難了。原來,這時正值王母娘娘生日,在天宮大辦蟠桃會,各路神仙均來赴會祝壽,可是三娘有孕在身,便推脫染病而留在華山。誰知,真情被三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二郎神勃然大怒,責怪妹妹私嫁凡人,觸犯天條律令,要捉她上天受懲罰。三娘一身正氣,毫不畏懼,況且她隨身還有一件王母贈的寶物——寶蓮燈,此物是三娘的鎮山之寶,無論哪路妖魔,哪方神仙,隻要寶蓮燈大放異彩,都會被震懾稱服,束手就擒的。二郎神自知不敵,就令自己的哮天犬乘三娘休息之際,偷盜而出。這樣,可憐的三娘就被二郎神壓在華山下的黑雲洞中。三娘在暗無天日的洞中生下了兒子沉香,為防不測,她偷偷懇求夜叉,將兒子送到揚州,留在其父劉向身邊。
沉香長大了,漸漸懂事了,知道了母親被壓在華山下受苦,就一心想救出母親三娘。他把想法對父親說了,無奈劉向也隻是一介文弱書生,隻有歎氣搖頭。於是沉香便獨自離家,去找母親。他吃盡了千辛萬苦,終於走到了華山。可是母親在哪裏呢?這個隻有八歲的孩子,不知所措,放聲大哭起來。淒厲痛苦的哭喊聲,在空穀回蕩,驚動了路過此地的霹靂大仙。好心的大仙,問明情由,深為善良的三娘和受苦的孩子鳴不平,可是也無可奈何。於是他將沉香帶回自己的住所。沉香在大仙的指點下,刻苦認真地學習,漸漸學會了六韜三略、百般武藝、七十三變。十六歲生日那天,沉香向師父辭行,要去華山救母。大仙稱他有誌氣,並贈給他一柄萱花開山神斧。
沉香騰雲駕霧,來到華山黑雲洞前。他大聲呼喚娘親,聲聲穿透重重岩層,傳入三娘耳中。三娘不由心情激蕩,百感在心。她知兒子已長大成人,一片孝心來救自己,激動不已,就將沉香喚到洞前。三娘自知哥哥二郎神神通廣大,當年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也敗在他手中;沉香又年幼,況且二郎神還盜去了寶蓮燈,兒子哪能是他對手呢?所以,三娘叫沉香去向舅舅求情。
沉香飛身來到二郎廟,向二郎神苦苦哀求。誰知二郎神鐵石心腸,不但不肯放出三娘,反而舞起三尖兩刃刀,要向沉香下手。沉香怒不可遏,覺得二郎神欺人太甚,便掄起神斧,與他打起來。兩人雲裏霧裏,刀來斧往,山裏水裏,變龍變魚;從天上殺到地上,再從人間殺回天宮;直殺得山搖地動,江翻海倒,天昏地暗。這件事驚動了太白金星,派了四位大仙去看個究竟。四仙姑在雲端裏看了一陣,覺得二郎神身為舅舅,如此凶狠地對待一個孩子,太無情無義了。於是相互使了眼色,暗中助了沉香一臂之力。沉香越鬥越勇,越戰越神,二郎神再也招架不住,隻得落荒而逃,寶蓮燈也落入了沉香之手。
沉香立即飛回華山,舉起萱花開山神斧,奮力猛劈。隻聽得“轟隆隆”一聲巨響,地動山搖,華山裂開了。沉香急忙找到黑雲洞,救出了母親。整整十六年,受盡了苦難的三娘才重見天日,她與兒子緊緊抱在一起,百感交集,淚流滿麵。
後來,二郎神也向三娘、沉香認了錯;沉香也被玉帝敕封了仙職。從此,三娘、劉向和他們的英雄兒子沉香全家團圓,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啦。月下老人的傳說
唐朝時候,有一為名叫韋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裏。
一天晚上,韋固在街上閑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個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裏翻一本又大又厚的書,而他身邊則放著一個裝滿了紅色繩子的大布袋。
韋固很好奇地過去問他說:“老伯伯,請問你在看什麼書呀?”
那老人回答說:“這是一本記載天下男女婚姻的書。”
韋固聽了以後更加好奇,就再問說:“那你袋子裏的紅繩子,又是做什麼用的呢?”
老人微笑著對韋固說:“這些紅繩是用來係夫妻的腳的,不管男女雙方是仇人或距離很遠,我隻要用這些紅繩係在他們的腳上,他們就一定會和好,並且結成夫妻。”
韋固聽了,自然不會相信,以為老人是和他說著玩的,但是他對這古怪的老人,仍舊充滿了好奇,當他想要再問他一些問題的時候,老人已經站起來,帶著他的書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韋固也就跟著他走。
到了米市,他們看見一個盲婦抱著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孩迎麵走過來,老人便對韋固說:“這盲婦手裏抱的小女還孩是你將來的妻子。”
韋固聽了很生氣,以為老人故意開他玩笑,便叫佳奴去把那小女孩殺掉,看他將來還會不會成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後,就立刻跑了。當韋固在要去找那老人算賬時,卻已經不見他的蹤影了。
光陰似箭,轉眼十四年過去了,這時韋固已找到滿意的對象,即將結婚。對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長得很漂亮,隻是眉間有一道疤痕。韋固覺得非常奇怪,於是便問他的嶽父說:“為什麼她的眉間有疤痕呢?”
相州刺史聽了以後便說:“說來令人氣憤,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姆陳氏抱著他從米市走過,有一個狂徒,竟然無緣無故地刺了她一刀,幸好沒有生命危險,隻留下這道傷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韋固聽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地浮現在他的腦海裏。他想:難道他就是自己命仆人刺殺的小女孩?於是便很緊張地追問說:“那保姆是不是一個失明的盲婦?”
王泰看到女婿的臉色有異,且問得蹊蹺,便反問他說:“不錯,是個盲婦,可是,你怎麼會知道呢?”
韋固證實了這種說法的時候,真是驚訝極了,一時間答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然後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事,全盤說出。
王泰聽了,也感到驚訝不已。
韋固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話,並非開玩笑,他們的姻緣真的是由神作主的。
因此夫婦倆更加珍惜這段婚姻,過著恩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