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縣委組織部要從劉川和張壘這兩個副局長中提拔一個正職,接替馬上就要調走的方局長。
消息傳出來後,劉川立即活躍起來。他先是拜訪縣裏的幾個領導,還暗地裏請自己在市裏組織部當科長的表姐夫幫忙在縣領導麵前“美言美言”。不僅做好“上麵”的工作,劉川還注意做好“下麵”的工作,他這一陣子又是下基層單位去幫解決問題,又是去看望困難職工;他不僅把自己分管的幾個好久都沒辦好的事辦好了,還把長期沒解決的局裏的生活用電問題解決了,在群眾心裏掙了不少分。
看到這個狀況,局裏麵那些心裏向著張壘的人不由地為他著急起來,紛紛為他出主意。其實,張壘開始也是準備在上級和群眾中好好表現、與劉川一爭高低的。可是,科長王林的一個消息讓張壘改變了主意。
那天,後勤科科長王林非常秘密地向張壘透露了劉川有挪用公款和冒領工程款的事,還給了張壘一個裏麵裝有劉川挪用公款和冒領工程款證據的信封。張壘一看就樂了,材料裏麵真是劉川簽的名。看完王林給他的“材料”,張壘知道冒領工程款是貪汙行為,就憑這些證據,劉川已不是當不成局長的問題,而是撤職甚至更嚴重的問題了。張壘決定在臨近考核的節骨眼時將這證據拋出來,給劉川致命一擊,這樣他就穩坐釣魚台了。
自從有了那材料後,張壘就停止了那與劉川爭高低的行動,而是十分冷靜地看著劉川上躥下跳地活動。看著劉川這麼積極地“運動”,張壘不但不惱火,反而很高興。他知道,劉川越這麼“活動”,對群眾欺騙就越大,到真相出來時群眾上當受騙的感受就越深,這樣對劉川就越不利。當然,張壘停止那競爭行動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麻痹劉川。
考核馬上就要開始了,全局上下乃至一些外單位的人都認為劉川已穩操勝券。就在這時,張壘冒用一個職工的名義把劉川挪用公款和冒領工程款的證據寄到了縣委監察局與考核組。
果然,不僅考核工作推遲,劉川也被監察部門叫了去。張壘當然知道是為什麼,他暗地裏樂著並觀察著劉川,他要看劉川落魄的樣子。
可是,劉川從監察部門回來後沒事一樣,絲毫不鬆勁地在上級與群眾中表現著。張壘此時還有些佩服劉川的掩飾能力了,他知道劉川這是在用這種方式掩飾自己。張壘還不時地想象著劉川出事後那狼狽相。
在考核大會上,監察部門宣布了對劉川的審查結論。經監察部門查實,劉川沒有挪用公款、冒領工程款和其他違法違紀現象。那些材料都是有人模仿他的筆跡偽造的。
張壘一下子傻了眼。此時,他已經沒有了到上級與群眾中“表現”的時間,也就失去了與劉川競爭的機會,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劉川在群眾中得分,最後當上局長。
然而,張壘怎麼都想不到的是他所掌握的那個“證據”正是劉川讓人仿造出來並設法“提供”給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