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這首詩,凸顯出自由的可貴,反映了人類的心聲。人類追求自由,就像享受陽光、呼吸空氣一樣,與生俱來。縱觀人類漫長的發展史,實質上就是一部追求自由的奮鬥史。古今中外,多少仁人誌士,為追求自由,拋官去職,甚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描繪出一幅幅淒美的畫卷。為了自由,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為了自由,斯巴達三百勇士戰鬥到最後一刻;為了自由,曼德拉在監獄裏被關了整整27年……自由是人類的天性、永恒的追求。自由是對各種規律的掌握,越是掌握了自然的規律、社會的規律、人自身的規律,就越自由。正如毛澤東所言:“人類的曆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曆史。”而喪失自由,則是世間對人最嚴厲的懲罰。當然,自由不是絕對的。法國思想家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千萬不能把自由理解為為所欲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就像我們有通行的自由,卻不允許闖紅燈一樣。個人的自由不能違反國家的憲法和法律,不能損害他人,不能因為你自由了,就讓他人不自由。自由意味著責任,意味著自律,你有多大的自由,你就有多大的責任。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不加限製的自由最終將會導致天下大亂。
護照的故事
自由應是一個能使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
——[法國]加繆
20多年過去了,企業家徐磊對自己初次出國辦領護照的經曆仍記憶猶新。
那是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不久,出國受到嚴格限製,隻有極少數的中國人可以出國辦事。1989年秋天,徐磊要隨一個企業考察團赴東南亞。徐磊第一天去公安局領取護照申請表。他上午到的時候,發現已經排了百米長的隊,而當時護照申請表一天限量隻發幾十張,他撲了空。第二天,徐磊特意趕了個大早,6點多就從家出發,但他發現比他起得早的人更多,結果他仍然無功而返。第三天,徐磊狠下決心,半夜就起來了,披上大衣就趕到公安局排隊。功夫不負有心人,徐磊終於把表領回了家。
然而,讓徐磊意想不到的是,當時對於護照的申領者,領一份申請表僅僅是麻煩的開始。接下來他所要麵對的是單位審批證明、境外邀請材料、經濟擔保證明、辦理公證、提交翻譯材料等繁瑣的手續和審批程序,一大堆公章要蓋。就這樣,為了辦一本護照,徐磊來來回回跑了很多趟。兩個月後,徐磊領到了平生第一本護照。在領到護照的那一刻,他感慨萬分:“我再也不想出國,再也不辦護照了,太累!這比古代的趕考還要難。”
轉眼來到了1998年,因為工作的需要,徐磊必須再次出國。由於第一本護照已經過期,他不得不去辦領新的護照。剛下定決心要打“攻堅戰”,徐磊卻發現這次領表,當天去就拿回來了。不僅表格上的審查項目少了一些,不需要蓋那麼多章,而且與1989年的漫長等待不一樣,這次護照申辦有30天的期限。不到一個月,徐磊領到了平生的第二本護照。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中國的國門越開越寬,中國公民出國留學、探親、商貿、旅遊全麵開放,護照申領也一步步走向規範化。
更大的進步還在後麵。2003年,徐磊申辦第三本護照,隻用了10天。2008年,他去辦理第四本護照時,作為參加奧運會的工作人員,享受了一回特別加急的優待,上午辦證,下午就拿到了新的護照。
如今,全國已有近300個城市實現了公民按需申領護照,出入境人員已達三四億人次,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遊可以到達137個國家和地區。每當“十一”、春節長假臨近,出境遊總是異常火爆,中國的老百姓“想辦護照就辦,想出國就出”,可以自由地行天下,享受美好的旅遊生活。
鄧小平帶頭禁煙
為了享有自由,我們必須控製自己。
——[英國]伍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