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社會對教育公平的呼聲越來越強烈,黨和政府把教育公平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提供平等包容的高考機會,讓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權、考試權和錄取資格,包括安徽在內,相關的異地高考政策在一些省份陸續出台。
“不敢相信,當時的感覺就是懸了好多年的心定了。”幸運地成為安徽省首批異地高考生,謝福樂重新找回了動力,也更加自信地期盼著:隻要自己抓緊最後幾個月時間複習,不怕吃苦,不怕流汗,就一定能如願走進名牌大學,在美麗校園裏圓大學夢。
教育公平不僅是群眾的強烈呼聲,也始終是我們黨和政府的不懈追求。追求教育公平,就能讓每個孩子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就能照亮一個現代化大國的未來。令人欣慰的是,異地高考已經在全國多個省份破冰前行,教育公平的陽光雨露正在灑向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角落。
城裏鄉下都一樣
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是謂大同。
——[清]康有為
“城裏人享受的低保,我們有了;城裏人看病報銷,我們也享受了;城裏人有大廣場,我們也有小廣場……”重慶市沙坪壩區關口村60多歲的李天容,在鎮中心廣場與老年同伴們一起跳舞後,高興地說,“我們開始逐步享受到與城裏人同等的待遇了!”
同樣是沙坪壩人,郭科從重慶一所職業學校畢業後,先後找了幾個工作,都不滿意。於是他找到鎮裏的就業服務站。鎮就業服務站與區就業管理部門的勞動力市場連為一體,為農民就業提供全程免費服務。很快就業服務站就根據他所學的專業,把他安置到一家電線公司,公司又把他送到廣東的總公司培訓幾個月,回來後就成為技術骨幹。在這家公司,郭科的工資、醫療、基本養老保險等都有保障,享受到和城裏職工一樣的待遇。
而在曾家鎮這個沙坪壩區最偏遠的鎮,區裏投資3000餘萬元在鎮上新建了一所小學。全新的教學樓、塑膠籃球場、運動場、設備齊全的教學實驗室……這所農村學校的硬件設施與城裏的名校相比毫不遜色。不僅如此,教育質量上的差距也在逐步縮小。教育管理部門采取城市老師到農村學校支教、農村教師到城裏學校掛職培訓、遠程電化教育全覆蓋等方式,使農村娃不用到城裏選擇學校,也能享受到最好的教學資源。
公共服務走向農村,衛生院門診大樓經過改造後,看起來與城裏的中等醫院不相上下。現在,農民可以在這所鎮衛生院進行B超、心電圖等檢查,一般的手術也不用到城裏的醫院做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體製也讓農村人和城裏人的福利差距縮小。目前,沙坪壩區20萬有農村戶口的人中,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已達到85%以上。
以前有一首廣告歌曲唱道:“城裏的人啊,和鄉下的人呀,都一樣。”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切身體會到城鄉差距正在一步一步縮小。城鄉同時發展,人人都能獲得平等發展的機會,農村人“個個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處處都有好環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體”的美好願望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一、活動名稱:“生活因平等而精彩”主題活動。
二、活動目的:引導學生明白人人生而平等,沒有人天生高人一等,沒有人能享受特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每個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三、活動內容:
1.舉辦一次“平等對話,共同成長”主題實踐活動,圍繞某一話題,學生、老師和家長共同參與討論,各抒己見,在交流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平等,體會平等的重要性。
2.開展“我追求的平等”主題演講比賽。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背景下,緊緊圍繞“平等”這一主題,讓學生在暢想與描繪中牢牢把握平等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