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磚窯的每一秒都像一年那麼漫長。終於挨到晚上9點多,崔鬆旺借口要喝水,離開工棚走到夥房,灌了一瓢水後趁人不備跑進了旁邊的玉米地裏,拿出手機與外圍的同事取得聯係後,開始逃命。黑夜裏隻能估摸方向,他隻跑了幾百米就跌進一個深坑崴傷了腳,爬起來又要過一條齊腰深的河。當他終於出現在同事的麵前時,筋疲力盡,渾身泥水,腳脖子高高腫起,同事不得不連夜把他送進醫院。

曆經近一個月的策劃和調查,化裝成智障人士,親身經曆並拍攝智障奴工被招募、運送、買賣和奴役的整個過程,體驗到智障奴工的血和淚,崔鬆旺製作的《智障奴工》係列報道在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一經播出就引起了極大反響。根據報道線索,當地警方一舉端掉當地全部黑窯廠,控製了8名黑窯廠老板和招募人,30名智障奴工被成功解救。崔鬆旺當選了2011年度中國正義人物,因為他執著地追尋真相,不怕吃苦受累,維護了社會的正義。

足球場上的“金哨”

公生明,偏生暗。

——[戰國]荀子

2010年,可以說是中國足球裁判承受壓力最大的一年,自從幾個名哨淪為黑哨,賭球、受賄東窗事發後,社會對足球裁判普遍存在不信任,甚至有“無哨不黑”的說法。然而,在這種輿論環境下,2010年度中國正義人物評選組委會卻授予了一名足球教練“正義人物”稱號,並在頒獎詞中給予他“當所有人潰敗,他一個人堅守”、“九獲金哨,德技雙高”的高度評價。

他就是“金哨”孫葆潔。自17歲走上足球裁判員道路,28年如一日,孫葆潔扮演著足球場上“黑衣法官”,追求公平、公正,最終以“終身優秀裁判員”身份從足協榮譽退休。

足球圈內,一個關於孫葆潔堅持原則、一塵不染的故事廣為流傳。有一年,孫葆潔執法某場聯賽,地方足協沒有派車接,按規定報銷了往返的車費。比賽結束後,地方足協派車送裁判員去機場,孫葆潔把車費的一半退給了司機。司機說,幾十塊錢就算了。孫葆潔嚴肅地說:“您已經送我了,我就不能拿這個錢,請您幫我還掉。”後來,中國足協官員談起這件事,感歎道:“孫葆潔是不可收買的。”

孫葆潔不是不差錢,他至今居住在清華大學內50平方米左右的職工宿舍中。但他卻對自己不高的裁判收入十分知足,從來沒有對那些不義之財動過心。“在中國,足球是一項為廣大群眾喜聞樂道的運動,如果球迷看到的都是設計好的比賽、假球,那是對組織、對人民的不負責,裁判應該有強烈的責任感。”在孫葆潔看來,沒有什麼能夠玷汙裁判公正執法的形象。

無欲則剛。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孫葆潔始終堅持“足球規則麵前人人平等”,無論是明星球員,還是普通球員,隻要犯規,他都一視同仁地處理。在孫葆潔執法的一場亞冠比賽中,巴西著名球星裏瓦爾多在搶球時抬腳過高,直接踢中對方球員下巴,孫葆潔向他出示了一張紅牌把他驅逐出場。盡管隊友表達了不滿,但在離場時,裏瓦爾多摘下隊長的袖標,主動和孫葆潔握了手,表明他對孫葆潔執法公正的認可。

孫葆潔用自己的清廉捍衛了綠茵場上的公平公正,這啟示我們,隻有人生公正,才能無愧於心,成就幸福與完滿的人生。

一、活動名稱:“公平行天下,正義寫人生”主題活動。

二、活動目的: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文化、道德、法製等素質,使學生具備追求公平正義的意識、參與公平正義的能力和依法維護公平正義的勇氣,激勵學生為建設一個公平正義和諧美好的社會而奮鬥。

三、活動名稱:

1.舉辦“年度正義人物”評選活動。由學生評選出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挺身而出或以堅守信念、行善事、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等行為的個人或團體,通過培育先進典型,弘揚堅守公平正義的信念。

2.組織學生觀看一次微博直播庭審案件,讓學生在直播案件中感受司法的公開、公正,從而使學生樹立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勇於擔當起社會責任,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