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同官之陣:敗賀虎臣(2 / 2)

明軍騎兵習慣冷兵器捉殺而不知火銃厲害全無半點防範,是以被太平軍三百手銃分波齊射瞬間打殘泰半。或許明軍弓箭騎兵首領賀讚認定火銃騎兵一次射擊弱點,無暇顧及自家損失紅著眼睛命令屬從鐵血追擊,可太平軍火銃騎兵本就是火銃馬刀混合騎兵,先齊射再衝擊怎怕賀讚的弓箭騎兵?結局不言而喻,太平軍火銃騎兵最終以死傷兩人代價強勢擊潰明軍弓箭騎兵。

張獻忠沒有時間感慨,賀讚率領弓箭騎兵歸陣不久,遠處的明軍營地就響起擊鼓號角聲。

明軍要進攻了!

敵不動我動,敵動我不動。

太平軍軍令隨之傳來:“全軍止步,以防禦姿態迎敵。”

隊尉王得仁命令更加詳細:“停步,預備自由射擊,記得揀大官兒瞄準。”

“射擊完畢不要填充火藥,返回後列立即拔劍。”

“張獻忠,你第一列射擊,射擊後負責維護隊形與主陣彙合,不要亂跑死在自家銃下。”

“聽我口令,預備,瞄準。”

……

太平軍重視模塊化戰術思想,當明軍先鋒嘶喊著衝入炮程視野內,戰火號角遂由火炮率先唱響。轟轟轟,一丸丸實心鐵彈呼嘯飛入明軍軍陣,如犁鏵般犁出條條壟田。太平軍步兵操典規定,散兵隊是繼火炮之後第二序列火力單位,然後是第三序列的滑膛橫隊,第四序列刀騎兵協同步兵刺刀衝鋒。

斷斷續續火炮聲中,張獻忠等膛線散兵陸續架起槍支預備瞄準射擊。

誰想事態發展遠超張獻忠想象。

靜等明軍先鋒衝入有效射程內的張獻忠,突然發現視野中的明軍先鋒無故混亂起來,繼而數名零散騎兵揮刀慢跑似衝鋒又似督戰。張獻忠疑惑間隙耳邊傳來王得仁粗獷射擊軍令,條件反射扣動扳機射向一名揮刀騎兵,然後無暇欣賞戰果轉身離開返回隊尾。砰砰砰,散兵隊狙殺、幹擾任務完成,接下來就是回到步兵兩側預備,或做劍士結空心方陣防禦,或與步騎一起刺刀衝鋒。張獻忠拔劍出鞘督促隊友卻遲遲沒有聽到王得仁明確軍令,疑惑回頭張望,卻驚訝發現王得仁神情傻傻呆滯望向正前方。張獻忠腦海裏飛速閃過王得仁嚇呆念頭,急忙再望向明軍卻比王得仁更驚訝呆住:視野中的明軍竟然已經停止衝鋒,變為亂七八糟逃潰。

怎麼回事?

王得仁比張獻忠更快回神,傳來最新軍令:“回頭回頭,裝填火藥鉛丸,繼續外圍狙擊。”

張獻忠木偶般收劍回鞘,手有些抖,填藥裝鉛丸戳不動於是就拿木錘夯,尚未準備完畢耳邊又響起踏踏踏密集馬蹄聲,不必張望就曉得是騎兵吹響反攻號角……野戰奇葩落下帷幕,張獻忠僅僅擊發一枚鉛丸就見證了明軍由衝鋒到潰敗的神奇轉變,今日一切的一切是如此光怪陸離。

對麵可是有五千步騎,更由九邊之一寧夏鎮帶隊,怎麼就如此兒戲潰敗了呢?張獻忠除了茫然還是茫然。

張獻忠詢問王得仁,王得仁卻反問張獻忠:“沒聽過官兵的笑話?官兵列陣剿匪,轟,炮炸膛了,然後,官兵崩潰了!”

張獻忠若有所悟。

王得仁所說笑話其實是真事,本月間山西總兵王國梁與王嘉胤戰於河曲,本欲依仗西洋炮炮轟流賊誰想所用紅夷炮突然炸裂,參將李春芳先逃,繼而官兵全軍崩潰。明軍廢弛程度由此可見,同為九邊之一的山西鎮能因炮炸而崩潰,寧夏鎮又怎能抗住步炮不斷衝洗?

就張獻忠參軍延綏鎮見識而言,官兵中除了軍將們的家丁敢無畏赴死,其他普通額兵誰不是保命為先?絕不能簡單責怪明軍普通士兵怯懦,實在是明軍普通士兵活著毫無希望可言。家丁是軍將私兵,軍將平時不吝薪俸,戰陣殺傷又厚賜恩賞,與軍將榮辱休戚與共,所以非常有戰鬥力,而普通士兵呢?普通士兵在軍將眼裏就是炮灰,且不說朝廷常常拖欠糧餉,便是足額發放,三分之二也要落在軍將手中再輾轉成為豢養家丁的“軍費”。普通士兵戰場衝殺死了是白死,即便僥幸立功也要分潤給家丁,既是如此,何苦拚命白白便宜了軍將家丁們?

莫說對麵五千官兵其中有三四千是比邊兵更加廢弛的衛所軍,即便是純正的五千邊軍,他們也絕難冒著火炮衝鋒。

非是怯懦,而是不願流血又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