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笙惘顧師尊命令,私自出穀。”
大國師搖搖頭,不緊不慢說道:“本尊曾言,學成之時方可出穀,你乃幾人中資質最好之人,雖尚未學滿十成,卻也有了六成,隻是心性卻不如他們任何一人。此番下山,你將原本將死之人改命,此乃錯一;泄露天機,告知眾人大旱將至,需修水壩,此乃錯二;暴露身份,惹人追趕,此乃錯三。”
聽聞大國師之言,鬱笙雙手作輯:“師尊,鬱笙有一事不明。”
大國師將手中書籍合上,理了理衣擺,這才望向鬱笙,輕吐一字:“言。”
“是。”鬱笙立直脊背:“師尊教與我們觀星之術、預卜之術、醫理等知識,此等實為利國利民之事,可師尊為何要我們不可輕易暴露自身本領?”
“觀星之術,預卜之術,皆為偷窺天機。有道是:天機不可泄露。泄露天機,輕則餘生不順,重則當即斃命。是以,應順天而為,切不可逆天行事。將人改命,泄露天機,此番行事你二者皆沾,雖此時無礙,但卻成了你以後一劫數,是福是禍且看自身時運。”大國師說著由軟榻之上站起身來,繼續說道:“你用所學醫理替人治病無礙,但你可是忘了,本尊教與你們的醫理豈是常人所能承受,你尚未能把握分寸,替人改了命。本尊教與你們的確為利國利民之事,但若不能把握分寸行事,最終因果循環,將引發更大的災禍。”大國師望著鬱笙等人:“本尊最想教與你們的不是觀星之術,不是預卜之術,不是醫理,而是行事間所謂的‘分寸’,隻有真正懂得了‘分寸’二字,你們才能真正的出穀。”
“餘等謹記師尊教誨。”一眾少年皆又是一拜。
大國師揮揮手,示意眾人起身:“彌荼,憚芷。”
兩位模樣相同的少年向前邁出一步,一同作了個輯。大國師將手中的一卷書籍向二人一拋,彌荼上前一步接住,又退回原位。
“此書名為‘百草集’,乃難得的佳品,你二人對醫理天賦最佳,且先瞧著吧。”大國師又喚了聲攸蘊:“本尊算到鬱笙第一劫將至,此番你與鬱笙二人隨本尊出穀。”
“攸蘊謹尊師尊之命。”相較之下,攸蘊容貌並不出眾,稱得上一句普通,隻是周身的氣質卻是獨特,不同於大國師懶散的嫡仙,不同於鬱笙不經意的妖孽,不同於彌荼、憚芷動作間的隨性,全身散發出一股清冷的氣息,似乎三尺之內能將一切凍結,卻又無法讓人厭惡。
豎日,大國師與鬱笙、攸蘊二人離開仙人穀,直奔西涼國。
西涼國位於山西五門關之西,不屬於中原,乃外域。早晚溫差甚大,有“早穿棉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之說,西涼人比之中原人膚色要深,皮膚也更為粗糙。
而最大的不同則是――西涼無王。
西涼國雖稱為“國”,卻並非“國”。西涼由五族組成,每一族都供奉著聖女,聖女之下為十名則夫。聖女隻是一族的象征,真正管事的為那十名則夫。
西涼聖女雖無實權,但卻可以隨意任免則夫!
西涼聖女一般十五年一任,當聖女十四歲時,可選一名則夫成婚。聖女懷孕之時,會食入一種禁藥,所生皆為女童,亦為下一任聖女。當然,也有不願成婚的聖女,而這些不願成婚的聖女將會在二十四歲之時失蹤,每當這時,上天便會送來一名女嬰,族內將其供奉為下一任聖女。
西涼珞巴族的聖女便是不願成婚的聖女之一,此時已至雙十年華。
珞巴族是西涼唯一地處沼澤之境的族群,沼澤之地甚產毒物,是以珞巴族亦為有名的“禦毒族”。
大國師麵帶銀色麵具,身穿一身白衣出現在珞巴族邊界,身後跟著一身普通裝扮的鬱笙與攸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