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是美。寬容是一種態度,一種品格,一種氣質。一句“沒關係”,一絲微笑,或者一個搖頭,都是寬容所體現的偉大的美。友誼因為有寬容才能永恒、神聖、無瑕。寬容或許是冬日裏的暖陽,或許是夏天裏的及時雨。你笑,我笑,他也笑,讓笑聲回蕩在友誼的那方晴空。你不得不承認寬容也是一種美,因為你一定品嚐過寬容他人或者被他人寬容的那種甜味兒。

自律

好句

能自製的人,就是最強有力的人。

不管人家恨你還是愛你,都要檢查你自己的行動。

不要過分地醉心於放任自由,一點也不加以限製的自由,它的害處與危險實在不少。

一顆缺乏約束的心是空虛的,遊離的,就如同失去了家園的靈魂,失去了根的大樹,失去源頭的大江,隻能墮落,隻能枯萎,隻能幹涸……

麵對金錢、美女、名利、地位等誘惑,我們要把握好自律關,抵禦住各種誘惑,做時代的強者。

吹毛求疵是一種嚴於律已的精神,僅僅靠自己還不夠,應該有這樣的氣魄,歡迎別人來“吹毛求疵”。

一個有作為、事業成功的人,一切政治家、科學家、文藝家無一不是把握好自律關,對生活抱著極其嚴肅的態度。

好段

對自己,應該有“吹毛求疵”的精神。我們的思想、品德、工作、學習,不可能十全十美,總有那樣這樣的不足之處。自以為是的人,隻看到自己好的地方,見不到不足之處。

魯迅先生說過:“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這是一種正常人的生活要求。還有一種是非正常的貪得無厭,甚至是破壞他人要求的要求。正常的要求應當追求、幫助、滿足,非正常的要求應當批判、反對、及時製止。因此,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要能區分並劃清界限,要能自我控製。如果失去控製,就要亂套,如同火車脫離鋼軌,輪船偏離航道,定要釀成災禍。由此可見,把握好自律關是非常重要的。

時時、處處、事事都能嚴於律已的人,一定有一顆平常心,得之不喜,失之不憂,譽之警醒,毀之自檢;一定有一顆強烈的事業心,有一種執著的追求,且堅定不移。強者律己,因為戰勝了自己,故能戰勝世界。

團結

好句

若不團結,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

任何天才都不能在孤獨的狀態中發展。

聰明人與朋友同行,步調總是一致的。

一致是強有力的,而紛爭易於被征服。

不管一個人的力量大小,他要是跟大家合作,總比一個人單幹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堆沙子是構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以後,比花崗石還堅韌。

好段

可是,人“個體”的本性決定了他不可能隻看到別人,而心中不裝著自己,他也會有私欲。然而,事物往往都會有一個“度”,人總是生活在一個群體之中,老是眼中隻有自己,而不留給別人立錐之地的話,那麼,他將永遠生活在“自我”中,直至孤獨地死去。

可見“團隊精神”有其悠久的曆史。三國時期的官渡之戰,19世紀中期的美國內戰,二戰時期的中國抗日戰爭……這無數的以寡勝多、以弱勝強的例子無一不體現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中國曆史上,與合作有關的事例不勝枚舉。周瑜與諸葛亮在赤壁一戰中,各顯身手,互相合作,把不可一世的曹操打得一敗塗地,八十萬大軍頃刻間灰飛煙滅;廉頗負荊請罪,與藺相如結為摯友,從此兩人齊心協力,使趙國有了生存的機會。公元前318年,楚、趙、魏、韓、燕五國組成聯軍,浩浩蕩蕩攻打秦國,卻因人心不齊而失敗;楚懷王聽信讒言,與齊國斷交,結果,被秦國的軍隊打得大敗,從此一蹶不振……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隻有與他人好好合作,才能在社會上取得立足之地。我國曾因閉關自守,拒絕與他人合作,而被列強侵略;又因改革開放而步入世界強國之列。現如今,我國與世界各國大力發展友好合作關係,加入WTO、承辦APEC會議等一係列措施與活動,使我國在世界經濟普遍下滑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七個百分點的增長率,令全世界為之震驚。

國家是這樣,個人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同學之間,我們不必刻意地追求“獨自一人闖世界”的瀟灑,而要把自己融入這個集體,享受合作帶來的成功的愉悅;在家裏,我們要與家人一起,創建美好生活,而不必拒人於千裏之外;在社會上,我們隻有把握機遇,與他人合作,才能充分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們是跨世紀的一代,我們有熱血更有燃燒的個性,我們獨立更有獨立後對世界獨特的見解,但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能力卻是我們共同的追求。而“團隊精神”正是將我們的個性融合,在達到目的的同時也讓我們盡展個性。換言之,在集體中我們學會了相互包容、彼此諒解;學會了畫“圓”後,不再以自己為圓心、自己的利益為半徑;學會了在危難時刻首先慮及他人;學會了團結,學會了忍讓。

溝通

好句

假如溝通是一扇門,那麼語言就是這扇門的鑰匙。

隻要你不拒絕幫助別人的誠心,善良的人們就不會拒絕他們對你的喜歡。

一言以蔽之,請好好運用語言的鑰匙,讓溝通直接到達心坎上。

溝通,講究和而不同,在乎開誠見心,兩情相悅。

看到別人的美麗,別人更會看到你的美麗,心與心的相知,情與情的相惜,你的生命會更甜蜜與精彩。

假若你不以真誠的微笑麵對他人,別人怎麼會還你一個微笑呢?

天地雖寬,隻要用無限量的愛心與微笑,就沒有翻不過的大雪山,就沒有摘不到的橄欖枝。

好段

記得有一位美國女作家曾說過,溝通的最高境界就是靜靜地聆聽。的確,聆聽所表現出的正是一種寬容謙遜的人格,也展示了對他人的尊重。

一縷陽光刺破了黑暗的縫隙,於是縫隙裏便有了新鮮與活力。同樣,一席傾聽讓心靈插上翅膀飛越了茫然,於是心靈便有了空靈與清爽。

當一顆心與另一顆心之間不再遙遠,我們的社會就多了幾縷溫馨。當每個人都能體會別人心弦的震動,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和諧。

不是別人對你不理睬不喜歡,而是你用金錢的麵具將自己罩住,使別人感覺不到你的善良之心。當你改變了生活狀況時,不要試著改變別人的心態,要試著把自己改變,要使自己和別人心心相印。

我們平等地來到這個世上,沒有富人與窮人之分,沒有純潔與狡詐之分。是因為人的心靈的改變,有了善良與邪惡,有了富人與窮人。人生就是這樣,不然怎麼有坎坷與曲折的道路,有拚搏與奮鬥的意誌,有悲傷與激情的感觸。想得到別人的喜歡,何不把自己的身份降低一些;想得到別人的笑語,何不把屬於自己的和別人分享一些;想得到別人的信賴,何不把自己的真心袒露出來。

長途汽車上,瘦弱的媽媽捧著姥姥的病危通知書不停地顫抖,那一瞬間我真想擁抱她。可我始終抬不起的手臂告訴我:多年缺乏語言交流,缺乏心靈溝通的生活究竟給我留下了什麼?

恰如其分的語言表達,利於親情的溝通。誠然,父母們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當子女跌倒時,比起痛斥“沒用的東西,怎麼搞的”,送以一句“這次是有點失策,下回努力”,收到的效果會截然相反。當子女摘吃了早戀的禁果時,比起父母們的鄭重聲明:“那不行,絕對不行”,說一句“你的心情爸媽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盡管溝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潔,但語言的表達卻讓溝通的效果不一樣。可見,親情的溝通,要用好語言的鑰匙。

走出自我的小圈子,讓你的情操在大氣磅礴的生靈大潮中濯洗,讓你的性情在豪放博愛的生靈大潮中煉就,拂去你心頭的塵汙,照亮你生命的暗角。到別人那裏尋找生命的金子,用那高尚的品質,補充你與生俱來的生命貧乏!到別人那裏探尋生命的奧妙,那裏有堅韌的毅力,讓你感動讓你心動讓你心潮澎湃,摧毀你的軟弱你的懶惰,重新構建你心的堤壩,讓你正大讓你光明。到別人那裏聆聽諍言,那雖似長著荊棘卻充滿熱情的話語,會給你頭昏後的清醒,迷途中的徹悟,甚至是懸崖邊的勒馬。

但現實並非一切如願,他們的行為、主張,常常不被人理解,甚至受到“壓抑”,以至於不少同學慨歎:“心靈的溝通難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的這句名言在同學中頗為流行。然而遺憾的是有些同學曲解了它的本意,把它當成我行我素的代名詞。

也許我們隻有在遠離了熟識的軌道後獨自麵對白壁、孤燈、冷月,在午夜的靈魂出來審問自己的時候,心靈才會變得柔軟起來,才明白了什麼是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也隻有在這時,我們才發現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才體會到溝通的重要。拿起筆,記下你心中的感受,用這些心底的話語與人溝通,也許會補償一些你所失去的溝通。

我們平時總愛將真實的心靈深深藏起,我們總是吝惜說出諸如感謝、珍惜、痛悔、喜歡一類的話語。然而,正是因為我們的吝惜,一個個與人溝通的機會從身邊溜走。同時,我們應該用平等的身份與人溝通,真誠地去與人溝通。我們不應該讓溝通也和這個社會中的利益關係一樣蒙上一層虛偽的麵紗。隻有不再吝惜與人溝通,真誠地麵對別人時,才有真正的溝通。

交友

好句

友情是愉快的靈魂之交流,它可以通心。

友誼是點綴青春的最美的花朵。

友誼不是一種交易,是一種美德。

朋友間須患難相濟,那才是真正的友誼。

人生最美好的東西,就是他同別人的友誼。

真實的十分理智的友誼,是人生最美好的無價之寶。

談到名譽、快樂、財富這些東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們都是塵土。

好段

“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麵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凶。”不錯,真正的朋友是一麵誠實的鏡子。擁有鏡子,會使你更了解真正的自己,把自己打扮得更加美麗。

朋友要廣交,同時也應慎交、善交。這樣,在你的朋友當中就不會出現龐涓之類的雞腸小肚之輩,也不會有忽子似的過河拆橋之徒。相反,一群“君子之交”、“忘年之交”、“患難之交”,乃至“生死之交”,便會為你的生活添上許多光彩。

友誼是相互的,是同誌或朋友之間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深厚交情和親密情誼。這裏的“互相理解”應怎樣認識呢?有些人在這個問題上常常出現許多錯誤的認識,把友誼建立在勢力、金錢之上。其實這不是真正的友誼。須知“以勢交者,勢盡則疏;以利交者,利盡即散”。有的人對朋友或同誌過分要求,失去分寸,有時在某些事情上強人所難,用語尖刻。這都容易淡化友誼。這些人都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友誼”的真正含義。

既然如此,那又該如何去獲得、去發展真正健康的、純潔的友誼呢?對待你的“知心朋友”,對其所作所為應充分理解,正確的要給予支持、幫助,錯誤的要批評、指正。在人生道路上總有順境和逆境,總有樂與憂。“如果你把快樂告訴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如果你把憂愁向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的憂愁。”

那麼友誼究竟是何物呢?它是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流;是無私的關懷,寶貴的信任;是正直的忠告,熱情的鼓勵。友誼是對理想的共同追求,是前進征途中的精誠合作,是困難關頭的相互支持,是人生道路上的神聖承諾。

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總要交一些朋友。有人交的朋友能生死與共,互相扶持,古人讚之為“密友”;有人交的朋友能“道義相砥,過失相規”,古人敬之為“畏友”;也有人交的朋友“利則相攘,患則相傾”,為世人所唾棄,古人鄙之為“賊友”,今人視之為“狐朋狗友”。朋友既有種種不同,交友也就大有學問,慎交朋友,能助人成功,反之則可推人下水。

今天,我們正處在社會轉型期,改革開放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唐太宗的帝王家業與之不可同日而語。因而,需要我們具有比唐太宗更廣的胸懷,更大的勇氣,以人為鏡,廣交畏友,警鍾長鳴,使自己在八麵來風的滾滾大潮中,永葆耳聰目明,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向完美,在事業的道路上創造輝煌。

朋友還要善交。理解朋友,尊重朋友,諒解朋友,這是交友之道。常常可以見到一些性格孤癖、不善交際的人在你周圍。你也許認為這些人不值一“交”。可正是這些人,一旦與之結成了朋友,他們往往會把你當作推心置腹的摯友了。如果你能在朋友失意時送上一份溫暖,在朋友成功時寄去一份祝福,在朋友彷徨時捧上一份信心,那麼他的感動,便可能大大超過你的預想,你們的友誼也會隨之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