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的猜測是有根據的,在一次偶然情況下,他得知之前被盜的十位官員十幾年前竟然都在武昌府為官,文官武官都有。為此,他還專門向展雲問起白玉堂的家世。雖然因為之前與白玉堂的約定,展雲沒有說出多少,但足以讓他了解到白玉堂正在追查武昌府十幾年前的事情。不得不說公孫策果然名不虛傳,白玉堂這一切行為的出發點,是十六年前他的父親被害的事,這件事展雲連也不知道,另外,他更是因為展雲,猜出了白玉堂是女孩子。
包大人下了朝回到開封府,命開封眾人慢慢尋訪。眾人聽了宮中發生的事情,慶幸不已的同時卻又忍俊不禁,然而卻又一個人除外,那就是展雲,展雲臉上更多的,是奇怪的神色,被公孫策看在眼裏。等到隻剩包拯、公孫策和展昭時,公孫策才將他的疑問問出口。
“先生有所不知,白玉堂隨著師父在山上長大,一直沒有同齡人相伴,所以性子一直都很冷清,就算是我,也是因為當初境遇相似,”說到這裏,展雲一頓,看看展昭,公孫策微微一笑:“是女扮男裝?”展雲一驚,“是,就是因為如此,他才會對我親近。別看他年紀小,可是行事自又一番準則,從不出錯的。可是這一次,從寄柬留刀,到大鬧禁宮,再到奏折內夾帶,雖說行事也算光明磊落,卻已經失了他的分寸。更重要的是,他做的一切都是在他要到開封府找我哥麻煩的基礎上的,可是,一來他本不在意江湖名號,二來,就衝著‘禦貓’是我哥,他也不會找我哥的麻煩,所以,他做這一切肯定是另有所圖。但是,我實在不知道是什麼圖謀,讓他連大鬧禁宮都能做出來。”
公孫策聽了展雲的話,默默不語,包大人卻開口問道:“那麼白玉堂究竟是何人,你到現在還不能說嗎?”
展雲沉默了一會兒,終於開口:“罷了,如果他生氣就隨他生氣吧。我知道的也不多,隻知道她本姓丁,是鬆江府茉花村人士,自幼拜師,隨著師父在九嶷山長大,三年前十三歲的時候下山,化名白玉堂。後來我們到了陷空島遇到白金堂,我才知道原來他的外祖是金華府白家崗的白氏前族長,而白金堂是他的親表哥,所以白金堂傳他白家刀法,他也一心助白雲生振興白氏一族。”
“那麼他師從何人?”
展雲還沒說話,展昭卻已開口:“屬下看他身形飄逸,輕功極高,加上氣質淡雅,原本應該是用劍的。”說到這裏,展雲點點頭,“住在九嶷山的劍法大家,屬下卻知道一個,是一位老隱士,叫江天達,人稱閉目佛,少時我曾跟隨師父探望過他。如果白玉堂是閉目佛的徒弟,那麼他原本應該叫丁月華,是江湖上雙俠丁兆蘭丁兆蕙的妹妹。”
“你怎麼會知道?你不是不認識他嗎?他也沒說過認識你啊?”
展昭聞言,隔著衣服摸摸胸前掛著的一個事物,才回答:“事隔多年,若不是說起閉目佛,我也想不起來,他那時還年幼,應該是早已忘了。他既然下山,可曾回過陷空島?”
“隻是傳過簡訊,好像是因為他幼時批命說年少之時親緣太少,所以才送走,下山時他師父吩咐二十歲後方可回家。”
包大人這才插話:“那麼他又有什麼理由大鬧開封呢?”
“這確實令人猜不透。”
公孫策對包大人進言:“如果想知道其中原委說容易倒也容易。屬下覺得白玉堂這麼大手筆設局,為的想來不是小事,大人隻需派人詢問丁氏兄弟白玉堂可有仇敵,然後再派人打聽前一段時間白玉堂在江南的行蹤,必然會有線索。”事到如今,大家在意的,早已不是是否可以找到白玉堂了,而是白玉堂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連公孫策自己都沒有想到,因為白玉堂對開封府的維護,再加上展昭兄妹的原因,他們已經隱隱將白玉堂當做自己人,為他排憂解難了。
當然,開封府的變化,白玉堂是不知道的,白玉堂正呆在龐府的文光樓中,想著如何進行下一步,徹底激怒開封府。仔細回想開封府的有關的傳聞,突然想到一樣東西。
傳說包大人“日審陽,夜斷陰”,靠的是包夫人李氏陪嫁的“三寶”,雖說不知是否可信,但是足以說明“三寶”在開封府眾人心中十分重要。如果盜走“三寶”,則足以表明與開封府對立。
------題外話------
這一章有後文的暗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