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龐太師誤殺人栽贓陷害公孫策問舊事調查真相

白玉堂的師母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不是說武功厲害,而是他知道很多別人不知道的事,比如這一件:如果在晚上你不想被人發現,那就穿黑色的衣服,然後讓別人知道你穿的是白衣(這個案例出自柯南)。雖然白玉堂沒有黑衣,但是想辦法把他們的注意力引開還是可以做到的。

白玉堂穿著白衣,在一眾侍衛麵前閃過。那些侍衛看到白影閃過,紛紛拔出刀大叫“有刺客”“抓刺客”。白玉堂在暗處看他們的反應不像是早有準備,便小心躍上水晶樓一探究竟。

一進樓,白玉堂就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樓中原本住著兩個侍妾,可是現如今,兩個人都死在床上。白玉堂走上前去仔細看,兩人都是用刀殺死,但是凶手應該不是會武功之人。從膚色來看,兩人應該是白玉堂走後不久死的。

水晶樓裏出了命案,白玉堂也不打算繼續在這裏留宿,飛身到樓頂找休息的地方,卻發現龐吉的書房竟然亮著燈。要知道,龐吉雖然身處高位,事務卻並不繁忙,白玉堂在府中的幾日,早將龐府的底摸清,龐吉這幾日根本沒有進過書房。白玉堂心知有異,縱身到書房外。

書房中除了龐吉,還有一個人對龐吉口稱老師。白玉堂到時,龐吉正在對那人說話:“……我看床上是一男一女,便失了心智,將兩人一起砍死,卻沒想到竟是我的兩個愛妾。”

雖然隻聽到一句,卻足夠白玉堂了解前因後果。

龐吉雖有不少妻妾,但畢竟上了年紀,再加上小妾的數量不少,所以到她們屋子裏的時間很少。水晶樓裏的兩個人寂寞,所以一個穿著男裝,兩人扮成“偷情”的樣子消遣,而且更絕的是,扮男裝的那位竟然略通口技,將男子的聲音模仿的惟妙惟肖,這事白玉堂就見過,卻沒想到這一次正好被偶爾來一次的龐吉遇到。龐吉怒火中燒,沒有分辨出真假就直接將兩人都殺了。

沒想到房中的另一個人卻說:“老師,依門生來看,多半是開封府跟老師作對。他們那裏能人很多,肯定是他們派人潛入太師府,見兩位姨娘玩耍,所以裝出男女兩人的聲音,騙老師上當。這可真是一條毒計。”

要白玉堂說,這可真是一張利嘴,什麼叫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玉堂是真正領教了。

屋內的人還沒說完:“以門生看,老師不如參包黑子一本,以示警告。”

龐吉命他動筆,他也不推辭,走到桌前,揮毫潑墨,不一會兒就寫出草稿,龐吉看過之後,又端端正正謄寫完畢,兩人才離開書房。

等兩人走後,白玉堂才走進書房,借著月光看見奏折留在書桌上,上前翻開,卻被裏麵的內容氣得不輕:裏麵把開封府寫成一個強盜土匪的集中營,將太師誤殺的事情寫成開封府處心積慮想要暗算太師府。白玉堂有心毀掉奏折,可是毀掉一份,龐太師還可以寫第二份。白玉堂原地轉了一圈,想到了一個主意,又寫了一張紙條,夾在奏折中。

第二日一早,就有人回稟有人把兩個人吊在忠烈祠。因為還不到上朝的時間,皇上先到忠烈祠一看究竟,卻發現兩個太監被橫吊在梁上,旁邊的兩根柱子上都寫著字,其中一根柱子上還釘著幾張紙。皇上看了柱子上的詩,問清楚梁上的人中,有一個是郭槐的侄子郭安,就知道事關當年“狸貓換太子”的事,忙命人取下柱子上的紙。

白玉堂將事情交待得很清楚,皇上也了解事情的經過,於是命人拿下兩人,先行上朝。

不過皇上沒想到的是,朝上也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一上朝,其他大臣還沒有說話,龐吉首先呈上一本。皇上心中不悅,因為龐吉跟包拯不和也就罷了,偏偏時常找開封府的茬,可是他又不能不理,隻好命人拿上奏折,打開一看,發覺這次龐吉所奏竟然事關人命,於是仔細閱讀。等皇上看到最後,發覺竟然夾著一張字條,上麵寫著十八個字“可笑,可笑,誤殺反誣告;胡鬧,胡鬧,老龐害老包”,字跡與忠烈祠的留書一致。於是把奏折和字條都擲下,把龐吉的事交給大理寺,卻命包拯查出在忠烈祠留書之人。

皇上也是十分聰明的人,他深知白玉堂雖然闖進禁宮,卻為人光明磊落,甚至沒有一點對朝廷不利之意,所以隻是讓包拯將此人帶到禦前,並沒有絲毫怪罪之意。

包拯聽出皇上的意思,略鬆一口氣。從這幾天展雲的說法來看,白玉堂此人雖名列陷空島五鼠之末,行事卻與展昭仿佛,如今他膽大妄為,據公孫先生分析,不像錦毛鼠的作風,應該是另有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