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媽老二,鬼子這本子上記得東西都是寶貝呀!”老九拿手在日記本上啪啪拍了兩下,比我爺爺歲數都大的日記本差點變成了秋風過後的落葉,
“九哥,這有什麼寶貝?”我先製止了老九瘋狂的破壞,然後疑惑的問道。
“嫩媽老二,你看,這德國鬼子也用數字,這裏應該是日期。”老九指了一下日記本頂端的一連串的數字:3,9,1942.
“哎呀呀,這東西誰看不明白呀,這肯定是日期呀。”大廚先我一步把頭伸過來,看了一眼日記之後嘲笑道。
“九哥,這日記肯定得把日期寫上麵呀,有什麼好東西?”我給大廚使了一個眼色,製止了他繼續往下說,轉而問向老九。
“嫩媽老二,你看下麵的內容。”老九懶得搭理大廚,而是用手指了一下日記。
“九哥,這全是他媽的德語,我怎麼看的懂啊!”我搖了搖頭,這玩意兒如果是英語的我還有可能有個一知半解的,但是德語完全沒有見過啊!
“嫩媽老二,誰讓你看德語了,嫩媽你看上麵的阿拉伯語。”老九指著日記的內容,埋怨道。
“阿拉伯語?九哥,這裏麵有阿拉伯語?”我直接驚呆了,老九完全顛覆了我的想象呀,這狗日的英語說得像美國人已經夠讓我吃驚的了,他竟然還知道阿拉伯語。
“嫩媽老二,你看看,15,7,24,這不是阿拉伯語嗎?”老九指著日記裏的數字,一本正經的看著我。
“我去,九哥,你這是阿拉伯數字,照你這麼說,我還會說希臘語呢,阿爾法,貝塔,伽馬。”我有種被戲弄了的感覺。
“嫩媽老二,別扯了,說正經的。”老九尷尬的笑了笑。
“老二你看,嫩媽我研究了半天了,這應該是溫度,這個是風力,這個是氣壓,這個應該是海浪的高度。”老九收起了笑,認真的指著日記上的數字對我說道。
我把日記端起來,仔細的翻看了一下,老九的話非常有道理,這應該是德國鬼子每日記錄的數據。
“哎呀呀,這些東西有什麼用,我們又不是來考察的,能吃飽飯回家才有用,趕在死之前回家才有用。”大廚嘴裏嘟囔著,還在掛念著自己老婆是不是要改嫁了。
“九哥,劉叔說的有道理呀,這玩意兒考古學家或許還有點用,我們研究這些數據幹什麼?總不能為了保護北極的環境吧,九哥,別管日記了,咱們出去曬曬太陽吧,順便找一下能不能發現德國人的潛艇。”我把日記本合上,放到老九的身旁,對老九說道。
“嫩媽老二,老劉白癡,你也跟著白癡,嫩媽這本日記可是整整記載了一年半呀,你看這裏的數據,6,7月份,兩個月最大的一次風是6級,嫩媽其他的時候都是3級左右,兩個月啊,嫩媽遊也能遊回去了。”老九快速的把日記翻動到6月1日,指了一下上麵的數據,然後繼續翻動,一直翻動到7月20號。
“九哥,你的意思是我們利用兩個月的無風期,航行回到陸地上?”我被老九的話吸引住了,氣候這個東西是上萬年來形成的,沒有幾萬年是不可能更改的,也就是說80年前的德國人記錄的這些數據,就是現在的數據。
“嫩媽老二,我們有足夠的樺樹枝可以做一艘筏子,鬼子留下的篷布做帆,三級風足夠了。”老九眼睛裏冒著精光,讓我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九哥,我們要穿過整個北大西洋巴倫支海,夏天的陸地升溫比海洋快,但是整個北歐肯定要比斯瓦爾巴特群島的升溫幅度大,到時候根本不知道是南風還是北風,而且夏季美洲那邊假如有台風形成,湧浪會特別大,我們做木筏子的話,是不是有些太冒險了?要我看我們還是找一下鬼子的潛水艇,我們完全可以想辦法把它浮起來,然後在潛水艇上做一個風帆,我感覺這樣安全一些。”我仔細想了一下,我們目前所在的位置,應該是有很多高低壓氣旋經過的,如果真的選擇利用木筏去北歐的陸地,一個不留神我們就幹到格陵蘭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