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說直接獲知比間接獲知更加準確,兩種獲知方式各有利弊。間接獲知的信息來源眾多、覆蓋麵廣、圖文並茂、信息量大、分析深入,但常常會受到報道者的主觀影響而產生導向性。直接獲知的信息直觀、形象,融入個人的親身經曆和感受,但直接接觸也有一定局限性,容易受到事情表麵現象迷惑,不夠客觀全麵,並會受個人固有價值觀的影響。因此,為了能夠更直接地得到在華法國工商界人士對中國經濟的看法,使此次研究更加真實可信,我們實地采訪了八位在華工作的法國工商界人士。他們學曆經曆各不相同,從事的領域涉及服裝、茶葉、食品、園林,工作內容包括采購、銷售、代理、製作、質監等。我們采訪的形式屬於半結構式,即采訪涉及幾個問題,受訪者根據這幾個問題結合自己的經曆進行相關的介紹和評述。采訪時間基本為1-2個小時。開題為:“我們研究的課題是:《法國工商界人士眼中的中國》,請您談論下您在中國的工作經曆,為什麼選擇來中國工作,以及您對中國的認識,遇到的問題等。”在采訪過程中,我們通過了解受訪者在中國遇到的人和事,並結合報刊書籍等間接獲知的媒體資料來逐步探討法國工商界人士到底如何看待中國的曆史文化,經濟現狀及發展,及其對世界的影響,預測中國的發展前景,並評論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二、認知背景:覺醒的中國經濟
如今的中國經濟帶給法國工商界人士的首要印象無疑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的迅速複蘇,30年的時間,中國已一躍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經濟大國。拿破侖曾經說過:“當中國覺醒的時候,世界都會顫抖。”戴高樂將軍也預言:“可以肯定,總有一天,中國將成為一個經濟、政治、軍事大國。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總有一天,它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國。而這一天恐怕會比人們料想的來得更快。”如今,中國確實已經覺醒,並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預言所說的這一天真的快來了嗎?
戴高樂將軍的那段話是1963年他對阿蘭·佩雷菲特(AlainPeyrefitte)說的。阿蘭·佩雷菲特,這位法蘭西科學院院士和倫理學與政治科學院院士,曾擔任過外交官和法國教育部部長,並在中國考察居留過十八天,撰寫了四部有關中國的經典作品集:《當中國覺醒時》、《停滯的王國》、《中國悲劇》、《中國覺醒了》。他在作品集的前言中引用了戴高樂將軍的這句話,並指出“中國已經覺醒了,中國的發展正邁著勢不可擋的步伐。”1990年到1999年期間肖亭:“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GDP增長的貢獻率排名第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超過10%,2000年為8%,2001年為7.5%,2002年起,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排名世界第六。近幾年來,我國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的發展勢頭,2003-2006年每年的增長率也分別保持在10%左右。我國的經濟增速不僅大大超過了世界經濟平均增長4.9%的水平,在世界各國(地區)中也是少有的較快增速。居世界的位次也由2002年的第六位上升到了2006年的第四位;GDP總量占世界的比重由2002年的4.4%提高到了2006年的5.5%。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經濟總量躍上新的台階,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國際地位和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如此輝煌的成就令世人驚呼,“中國覺醒了,中國真的會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嗎?”如此的疑問自然引起了世界的恐慌,“中國威脅論”不脛而走,人們驚呼“狼來了”。麵對中國的強大,各國工商界人士都帶著恐慌,卻又抵擋不住中國的誘惑,其中有不少人成了第一批探路者,法國工商界人士也成了中法合作的前驅者。於是,中國出口貿易快速發展,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