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賴”班的人容易心理崩潰。
天早就黑了,偌大的辦公室燈火通明,小y一個人冷清地坐在電腦旁,無聊地偷菜、玩遊戲。同事們早就走了,到公司兩個月,小y已習慣了每天下班在辦公室耗著。小y去年剛畢業,女朋友在樂山工作,在成都隻有幾個大學同學,平時大家都各自忙碌,很少聯係。“我的工資低,沒得錢出去耍,還不如在單位蹭一下網,免得一個人悶在家頭。”小y告訴記者。下班了,那些長期不按時回家卻願意“賴”在辦公室頭的人,現在對他們有種新的稱呼——“賴班族”。心理專家表示,“賴班”有不同的心理原因,但主要原因是個體缺乏精神歸屬感,或者歸屬過於單一的表現,如果這種歸屬感出現問題,比如工作丟失,或將產生難以估量的危害。
孤單加寂寞白領“賴”上辦公室。
很多人都願意提高工作效率,不在辦公室加班,“賴班族”卻明明完成了當天的工作,就是不想離開,“賴”在辦公室。上文中的小y就是因為一個人寂寞的原因,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獨自在異鄉打拚的年輕人中間。此外,一些人喜歡賴班是因為壓力太大,“不敢”離開。時間一長,小張也成為“賴班”一族,每到下班的時候是又緊張又焦慮。在“賴班”的人中,還有部分要麼是怕下班早堵車,要麼是家庭關係出現矛盾。
獨自在外鄉工作的年輕人、單身男女、夫妻分居者、家庭生活不如意者構成了文中說的“賴班族”。他們往往因為朋友圈子小,下班後沒事可幹;或者想逃避一些問題,如家庭關係不融洽、下班高峰交通擁擠等,最後成為耗在辦公室頭的“賴班族”。
沒有歸屬感賴班其實很危險。
為什麼會有人“賴班”?我省心理專家朱文波表示,賴班從表麵來看是因為孤獨、寂寞等原因造成的,深入地看其實是個體歸屬感的問題。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歸屬感,而且歸屬感需要豐富多樣,比如家庭的溫暖,朋友的友情,自己的愛好,隻有這些都有,人才能夠正常、快樂地生活。如果一個人的歸屬感過於單一,那麼他就易出現問題。
朱文波介紹,曾經有媒體報道,成都一位集郵的大爺因為郵票被偷,自殺了。很多人不知道緣由,其實這就是因為集郵是大爺的唯一愛好,在這唯一的歸屬都被偷後,他感覺自己一無所有。“賴班族”隻能在辦公室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如果這份工作失去了,將是很危險的事情。就如一些瘋狂的追星族,當偶像去世後,再也沒有了生活的動力。
此外,有心理專家認為,如果長期以賴班減壓,會破壞人際關係建構,甚至影響心理健康。他認為,想要擺脫賴班的毛病,白領們不妨多培養一些小興趣,比如體育運動,從而在群體活動裏擴大社交圈。
據了解,目前至少有三成上班族有下班晚回家的現象。原本“盼著下班趕緊開溜”應該是很多上班族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可為何“賴班”現象會越來越盛行,都市上班族到底怎麼了?針對都市“賴班”現象,我們專門采訪了廣州白雲心理醫院精神科住院部張學芳主任,且聽聽專家如何解讀“賴班”現象背後的心理因素。
專家簡介:主任醫師,廣州白雲心理醫院精神科住院部主任,從事精神科臨床工作25年,對婚姻家庭、親子溝通以及各種神經症的心理治療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曾多次參加過有關認知、精神分析、婚姻家庭、性心理等全國性心理治療高級學習和研修班。擅長婚姻家庭、親子、人際關係、心理障礙、青少年各種心理行為問題的谘詢治療。
“愛”上賴班,隻因沒有家的感覺。
“賴班族”指那些下班還不走,一直賴在辦公室電腦前的人,他們待在公司的時間比在家以及其他社交場所還要多,這群人主要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上班族。
不過,張主任從另外的角度給我們解析“賴班族”。張主任說,都市的上班族很多都是離開故鄉,隻身在外工作的人,如“北漂”、“南漂”族,其中以年輕人居多。由於工作的不穩定性,加上社會環境、生活、醫療、保險等因素的影響,安全感普遍較為缺失。另外即使有許多人已在所工作城市安下另一個家,因種種因素的限製和人的最初歸屬感的影響,第一個家總是最溫暖、最令人牽掛。